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740462
天气闷热犯心脏病的多了
http://www.100md.com 2008年7月15日 《生命时报》 2008.07.15
     近日,热浪席卷北方大部分地区,南方则早已进入闷热的“桑拿天”。记者从北京多家大医院的急诊科了解到,因心血管疾病就医的患者急剧增加,有些医院甚至达到爆满的程度。在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的留观室里,躺满了打吊瓶的心脏病患者,酷暑似乎成了他们的一道难关。就此,记者采访了该科朱宇清主任医师。

    “夏天,随着气温的升高,急诊室的重症患者明显增多,其中心脑血管病患者尤为突出。这是由于,在高温环境,尤其是闷热潮湿的桑拿天,心脏、大脑等脏器的耗氧加剧,这容易诱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出现急性冠脉综合征、脑血栓或脑出血等险情。”朱宇清告诉记者。另外,朱宇清指出,这类患者本身血管的自我调节能力很差,遇到气温过高或过低的刺激无法进行调节,更是雪上加霜。

    对此,朱宇清建议,有高血压、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等疾病的患者要注意防暑降温,避免高温天出行,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行适量、安全、科学的锻炼。具体有三点需要注意:

    首先,主动补水。夏天出汗比较多,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血液容易浓缩而导致黏稠度增高,使得发生上述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因此,不要等口渴了再喝水,要主动补水,多吃瓜果蔬菜。

    其次,不可骤然进入冷空调房内。朱宇清指出,降温要一步步来。如果气温骤冷,体表血管会突然大面积收缩,引起血压波动。他提醒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或老年朋友,如果天气太热无法忍受,可以把家里的空调温度定在25—26度左右,不要调得太低。去商场、饭店等空调制冷环境时,可自备一件衣服,以防受凉。爱吃冷饮的患者忌快速、大量地吃,以免刺激胃部血管收缩痉挛,引来“灾祸”。

    最后,朱宇清提醒广大患者,夏天由于血管舒张,血压会有所下降,高血压病人切忌自行减药或停药,应定期到医院复查,了解自己病情的变化与发展,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 http://www.100md.com(侯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