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15 > 更多资料下载 > 正文
编号:12546717
《女心理师》文字版.pdf
http://www.100md.com 2012年3月16日
第1页
第35页
第368页
《女心理师》文字版[PDF]
IPB

    参见附件(1848KB,541页)。

    ★毕淑敏蛰伏四年铸就国内首部心理励志小说《女心理师》

    ★“中国第一心理咨询师”掀起2007心理阅读热潮

    ★《女心理师(上)》上市40天累计销售突破20万册

    《女心理师》是一部以女心理师贺顿的成长经历为主线,并在她和丈夫、情人与心理权威之间错综复杂的情感关系中,穿插了若干来访者的精彩故事的长篇小说,作品深入探索了当代人的心理困惑及救赎突围之路,是一部既有可读性又有亲和力的心理小说。

    毕淑敏非常喜欢主人公贺顿这个角色,在接受媒体专访中,她曾表示“如果说我的小说女主人公贺顿像现代巫师,我把它看作是一种期待和表扬。可惜的是女主人公不像巫师,她平凡普通,但是爱学习,愿意探索,对人有兴趣,愿意追索自己和他人的秘密,期待这个世界更美好。我喜欢这个人物,尽管她有很多弱点”。

    毕淑敏,女,1952年出生于新疆,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1980年转业回北京。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万字。曾获庄重文文学、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师大文学硕士。

    http://pic.yupoo.com/voko/257499ad436f/medium.jpg

    女心理师

    作者:毕淑敏

    内容简介:

    我学习心理学课程一事,纯属偶然。朋友 XX 摔断了腰

    椎骨,打了石膏裤,瘫躺床上三月。

    我在自家墙上的挂历写了一行字: “每周给 XX 打个电

    话” 。我当医生出身,知道卧床不起的病人非常寂寞,希望

    能躺着聊聊天。

    后来我就按照挂历上的提示,每周都给这个人打电话,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

    尽管我很忙,还是会多磨蹭一点时间,让她开心。后来

    有一次……

    女心理师贺顿每天都会听到这些真实的故事和遇见形

    形色色的案主。无数案主的精神疾患加之本人面临的情感危

    机,使贺顿接近心理崩溃边缘,她说她已经三千岁了。

    在恋人的帮助下贺顿找到心理权威进行督导。在诸种方

    法屡试屡败之后,权威应用非法的残忍手段帮助贺顿解开了

    她半身一直冰冷的症结唤起深藏已久的秘密往事。

    贺顿关闭了心理诊所重新开始心理学更深层面的学习。

    她在课堂上遇到了昔日的权威对他说:你的疗法是完全错误

    的,我要控告你。

    作者简介:

    毕淑敏,女,1952 年出生于新疆,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

    语学院附属学校。1969 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 11 年。1980 年转

    业回北京。从事医学工作 20 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

    作品 200 万字。

    曾获庄重文文学、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

    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

    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 16 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 17 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 30 余次。

    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师大文学硕士。

    精彩书评:

    这部长篇像座七宝楼台, 碎拆下来, 又都成独立的片段。

    那段与段之间还都装着灵巧的“榫头” ,将若干个片段连接

    成长长的链条。而且,那榫头又是一只只的小钩子,钩得你

    非赶紧往下看不可,否则不知道故事结局、人物命运,心里

    不安生不塌实,难受。

    其实,从《女心理师》的题目看,就知道它也许可以参

    照《水浒传》的格局,采用系列短篇加一个贯穿式中心人物

    的“链”状结构,因为这是最适合其题材的结构方式。

    果然!毕淑敏以女心理师贺顿为中心,围绕心理室将若

    干故事细细密密而又互不干扰地串成一长串。而且,贺顿和

    宋江相比,其“中心”地位显然更突出更典型。

    换言之, 《女心理师》在结构上继承了传统经典的“原汁

    原味” ,但又比《水浒传》更“长篇” ,加上心理治疗这一时

    髦非常的故事外壳,作品便恰到好处地游离在传统与现代之

    间,雅俗共赏,老少咸宜——这,差不多是非先锋小说的最

    高境界了吧。

    目录

    自序 …………………………………………………………………………… 1

    【上册】

    第一章 最悲惨的故事在心理室的地板下 …………………………………… 2

    第二章 至少有一个说了假话 ………………………………………………… 3

    第三章 打算大闹追悼会 ……………………………………………………… 4

    第四章 已经开始下毒 ………………………………………………………… 5

    第五章 我是 T,她是 P ………………………………………………………… 6

    第六章 要求清场 ……………………………………………………………… 7

    第七章 我家的婚床上躺了十个人 …………………………………………… 8

    第八章 101 个洋娃娃和我一道火化 …………………………………………… 9

    第九章 该说出真相的时候沉默,是一种卑鄙 ……………………………… 10

    第十章 短信乌鸦般降落在显示屏上 ………………………………………… 11

    第十一章 你不能喝水,喝水会冲淡紧张 …………………………………… 12

    第十二章 往事被言语的荆棘勾连而起 ……………………………………… 13

    第十三章 厌倦是抵抗焦虑的第一道封锁线 ………………………………… 14

    第十四章 世界上有一种爱叫退出 …………………………………………… 15

    第十五章 当你以为头破血流之时,却穿墙而过 …………………………… 16

    第十六章 诅咒是对地位的变相尊崇 ………………………………………… 17

    第十七章 钱要是生气了,以后就再也不肯来了 …………………………… 18

    第十八章 不要轻易说一辈子,那是很长很长的时间 ……………………… 19

    第十九章 这桩婚姻,浴劫残喘罹祸不愈 …………………………………… 20

    第二十章 和要死的人打交道特别省心,他们基本上都说真话 …………… 21

    第二十一章 你没有办法向一个没有牙的人推销牙签 ……………………… 22

    第二十二章 开办一家心理所,比打家劫舍还费心思 ……………………… 23

    【下册】

    第一章 孩子是神的馈赠,而神的东西都是未完成的 ……………………… 1

    第二章 装神弄鬼依旧 ………………………………………………………… 2

    第三章 生命这条鱼,只剩下鱼鳞和黏液 …………………………………… 3

    第四章 从钻石到花岗岩的王老五 …………………………………………… 4

    第五章 我有梅毒和艾滋病,你敢和我握手吗 ……………………………… 5

    第六章 我要最年轻的葡萄酒 ………………………………………………… 6

    第七章 当你一无所有的时候,常爱登高望远 ……………………………… 7

    第八章 一百万现金会把脚面砸骨折 ………………………………………… 8

    第九章 狂犬病人会看心理师吗 ……………………………………………… 9

    第十章 中国女人在充满檀香味道的房间里哭泣 …………………………… 10

    第十一章 比眉毛还细的广告 ………………………………………………… 11

    第十二章 我需要膀大腰圆长得像鲁智深的心理师 ………………………… 12

    第十三章 人的一切弱点,心理师都具有 …………………………………… 13

    第十四章 没有任何一块木头是脏的 ………………………………………… 14

    第十五章 重要的是情感上和记忆中的真实 ………………………………… 15

    第十六章 世界上最珍贵的勇气是相信奇迹 ………………………………… 16

    第十七章 你这种笑法,要么大智若愚,要么是不学无术的傻瓜 ………… 17

    第十八章 沮丧就像铁锈一点点堆积起来 …………………………………… 18

    第十九章 你一定要做大 ……………………………………………………… 19

    第二十章 你曾经让我身处地狱,我却从那里出发,走向了天堂 ………… 20

    自序

    这是一本有趣的好玩的有一定意义的小说。写的是一个青年女子学习担当心

    理师的故事。你会在其中看到很多人和事,第一印象是悬念和奇特,深入其内,才会发现所有奇异的事情,都有内在的逻辑和意料之外的解释,人性就是如此的

    丰富斑斓。也许你会哭,我不敢保证。但你一定会笑上几次。微笑,哪怕在地狱

    里,也是盛开的莲花。

    作家在生活之水中游走。我当过 20 年的内科医生,这就是我的生活和命运。

    我不是为了写小说而特地去体验这个角色,而是实实在在地救死扶伤。当我写作

    的时候,我也无法完全摆脱当医生的感觉。我会关注人的生命,艰难民生感同身

    受。我不可能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一己的微细觉察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848KB,5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