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药学版 > 临床应用
编号:12212083
阑尾炎可用抗菌药作为一线治疗 等
http://www.100md.com 2012年4月19日 中国医药报 2012.04.19
     阑尾炎可用抗菌药作为一线治疗

    本报讯 一项新的研究分析显示,某些阑尾炎患者可用抗菌药来取代手术作为一线治疗,既安全又有效。

    自1889年以来,医生们认为以手术切除阑尾是治疗阑尾炎的最好方式,直到最近,有些专家质疑这种方法。最近一些研究发现,如果没有并发症的话,用抗菌药治疗比用手术治疗阑尾炎的问题少。

    由英国诺丁汉大学胃肠外科教授迪利普N.·洛博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评估了4份研究报告,研究中共有900名患者,其中470人接受了抗菌药治疗,430人接受手术。抗菌药则是先通过静脉注射,然后口服。

    结果发现,使用抗菌药治疗在1年内没有复发的患者占63%,其余患者则不得不接受手术。有1/5用抗菌药治疗的患者复发回到医院,使用抗菌药还使并发症的风险降低了39%,但这不包括原先有使用药物却仍需手术的患者。总体来说,只有约20%的患者就医时有并发症,对于80%没有并发症的急性阑尾炎患者来说,用抗菌药初步治疗是安全的。如果病情好转可能不需切除阑尾。不过,如果是阑尾穿孔仍需手术切除阑尾。
, http://www.100md.com
    以前阑尾炎患者只要到医院治疗,不管多晚都会尽快安排手术。但现在,如果医师评估没有并发症,就会开始使用抗菌药,但也会安排几天后手术。

    研究人员指出,使用抗菌药作为阑尾炎第一线治疗的主要缺点是,如果病情恶化会延迟手术,而且与并发症发生率高有关。尽管医师使用CT等影像检查评估症状,但也不是100%的准确。(曹淑芬 译)

    

    浅部真菌病患者仅1/3采用抗真菌治疗

    本报讯 由中华医学皮肤性病学分会携手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2012“中国护足护肤周”科普宣传公益活动日前在上海正式启动。启动会上公布了2011年通过护足护肤周开展的调研结果:浅部真菌疾病患者中,仅有36%采用抗真菌治疗。
, 百拇医药
    调研报告显示,初次参加活动的浅部真菌疾病患者中,由于缺乏疾病的知识,既往用药不当的情况非常普遍,仅有36%的患者采用了抗真菌治疗,而64%的患者则不恰当地使用了激素、免疫抑制剂等错误的治疗方法。另一份报告显示,由于病情迁延难愈,大部分皮炎湿疹、荨麻疹患者认为疾病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利的影响,63.5%的患者承认曾因皮肤问题产生尴尬、沮丧和难过;66.1%的患者认为皮肤问题对他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不便。然而,同样由于缺乏疾病和治疗的知识,非规范外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的患者仅有25.6%获得满意效果。(王楠)

    

    中国房颤登记研究在京启动 旨在了解房颤患者抗凝现状,建立有效房颤管理体系
, http://www.100md.com
    旨在了解房颤患者抗凝现状,建立有效房颤管理体系

    本报讯 记者朱国旺报道 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与中国老年学学会联合开展的中国房颤登记研究日前在京启动。此研究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胡大一教授牵头,拜耳医药保健资助。会上,胡大一教授指出,多国指南均推荐对房颤患者进行卒中抗凝预防,中国房颤登记研究的目的就是进一步了解我国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现状及评估房颤卒中风险分层的分布情况,为建立有效的房颤管理体系提供研究基础。

    胡大一介绍,中国房颤登记研究是一项非干预性、多中心、观察性登记研究,于今年4月份正式启动,从全国100余家三甲及二甲医院入选4000例房颤患者,进行一次横断面的数据收集。旨在了解我国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现状,以及房颤卒中危险分层的分布情况。计划在今年8月份完成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并撰写研究报告,研究结果将在今年10月召开的第23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期间公布。

, 百拇医药     “与普通人群相比,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增高5倍,20%的缺血性脑卒中与房颤相关”,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急重症中心顾问专家朱俊教授表示,“我国现有500万名房颤患者,患病率高达77/万人。但由于起病隐匿等特点,我国房颤诊断率低,从首发症状到诊断平均延迟2.6年。了解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全身性栓塞的患病率,建立有效的房颤管理体系,将有助于强化医生对房颤的管理意识,降低房颤所致卒中的发生率。”

    抗凝治疗是房颤患者卒中预防的一个重要手段,然而2004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房颤患者抗凝比例仅为2%,发生急性卒中的房颤患者入院前仅有5%接受抗凝治疗。据胡大一介绍:“房颤诊断率低,抗凝药物华法林存在治疗窗窄、疗效不可预测、与多种药物食物相互作用等诸多局限,且临床医生对抗凝存在认识误区,低估抗凝获益而高估出血风险,种种因素导致我国房颤患者卒中抗凝整体偏低,且指南依从性严重不足,临床应用华法林与指南推荐存在巨大差距。期待这项研究能找到改善这些问题的措施。”

, http://www.100md.com     

    阿托西汀有引起血压升高和心率增加风险

    加拿大卫生部和礼来制药联合发布致医生信,通告阿托西汀引起血压升高和心率增加风险的重要安全性信息。阿托西汀是一种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用于治疗儿童和成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

    对礼来制药资助的有对照和无对照临床试验的联合数据进行的分析显示,在阿托西汀治疗的8417例小儿患者中,约有25%的血压升高了大约10毫米汞柱,5%~8%升高了20毫米汞柱,同时有33%和12%的患者的心率分别增加了10次/分和20次/分。在某些患者中这些增加可能存在风险。在成人ADHD患者中也观察到了相似的血压和心率增加的发生率。
, http://www.100md.com
    致医生信中警告阿托西汀会升高心率和血压,并提出以下建议:

    ●阿托西汀禁用于征候性心血管疾病、中重度高血压或严重心血管病症的患者,这些患者如果发生血压或心率增加可能会导致情况恶化,这在临床上是重要的。

    ●阿托西汀慎用于血压或心率增加可能会导致其潜在疾病恶化的患者,如高血压、心动过速、心血管或脑血管病的患者。

    ●患有先天性或获得性QT间期延长症候群、或有QT间期延长家族史的患者应慎用阿托西汀。

    ●开始采用阿托西汀治疗前应对患者已经存在的或潜在的心血管或脑血管病进行筛查,治疗期间也应进行相应监测。

    ●建议在所有阿托西汀治疗患者中,在开始前、增加剂量后以及治疗期间,特别是在治疗最初的几个月中,都应定期测量心率和血压,以发现可能的临床重要疾病。(加拿大卫生部网站)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