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6期
编号:10394821
牛黄醒消丸辅助治疗急性白血病合并感染发热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6期
     【摘要】 目的 观察牛黄醒消丸辅助治疗急性白血病合并感染发热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40例采用牛黄醒消丸(3g,每日2次口服),联合抗感染药物治疗白血病合并感染发热患者。对照组19例单用抗感染药物治疗。结果 治疗组体温开始下降时间早,最高体温相对低,发热时间相对缩短,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平均时间缩短。结论 牛黄醒消丸辅助治疗急性白血病合并感染发热患者,具有缩短感染发热期,减轻患者感染症状,副作用少的优点。

    关键词 牛黄醒消丸 急性白血病 感染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06-0893-02

    2001年2月~2003年2月我们采用牛黄醒消丸辅助治疗急性白血病合并感染发热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 百拇医药     1.1 一般资料 4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为我院2001年2月~2003年2月住院,符合国内现行诊断标准 [1] ,其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在28~69岁,平均年龄36.6岁。对照组19例,男10例,女9例,年龄24~67岁,平均34岁。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牛黄醒消丸联合抗感染药物治疗,牛黄醒消丸由四川九寨沟天然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为棕黄色水丸,3g/丸,3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常规应用抗感染药物如氧哌嗪青霉素、复达欣、泰能等,疗效不佳时常规加抗真菌药物预防真菌感染。对照组单用抗感染药物治疗。

    1.3 观察指标 (1)临床发热情况;(2)在治疗过程中每3~5天检查一次血常规;(3)在治疗前、后检测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治疗前后查感染相关病原体如血、尿、痰、粪等的细菌培养、X线胸片等指标帮助明确感染的发生及恢复。

    2 结果
, 百拇医药
    治疗组40例患者体温开始下降时间3~6h,平均(4.43±1.31)h;对照组体温开始下降时间19~50h,平均(34.13±13.31)h(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48~100h,平均(72.00±23.55)h;对照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100~220h,平均(158.25±41.75)h(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组体温最高≤40℃,其中39~40℃15例,38~39℃22例,37.5~38℃3例;对照组体温最高≥40℃有2例,39~40℃10例,38~39℃5例,37.5~38℃2例。治疗组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时间72~148h,平均(108.43±31.38)h,对照组恢复正常时间142~200h,平均(166.43±23.28)h(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急性白血病在传统医学属于“虚劳”、“血症”、“积”等范畴,由于常有发热,故称之“热痨”,而感染是急性白血病发病及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常见临床表现。牛黄醒消丸其组成成分为牛黄、麝香、乳香、没药、雄黄、黄米等。其中牛黄具清热解毒降温、增强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之功效 [2,3] ,麝香则抗炎、抗肿瘤、增强免疫 [4] ,乳香与没药具抗炎镇痛功能,有报道乳香尚可以诱导白血病细胞的凋亡 [5]
, 百拇医药
    与单用抗生素治疗组相比较,上述多类药物制得的牛黄醒消丸不仅服用方便,且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与抗生素联合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合并感染的发热取得良好疗效,经与对照组比较,体温开始下降时间早,最高体温相对低,发热时间相对缩短,根据C-反应蛋白的检测结果提示感染完全控制时间缩短。其中治疗组有15例患者合并有口腔溃疡、牙龈红肿、皮肤疖肿或者肛

    周感染者,红、肿、热、痛症状消退快,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平时常用于白血病感染发热时的两类降温药物,如激素和解热镇痛类药物虽然降温作用疗效显著,但各有副作用,如激素用于感染期有引起感染扩散及伴发真菌感染的危险,而解热镇痛类药物容易引起血象下降,故我们试以牛黄醒消丸联合抗生素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能早期迅速控制炎症症状,且不对患者产生毒副作用,服用方便,不失为 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 百拇医药
    1 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二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71-182.

    2 李霞,于庆海,艾朋,等.人工培植牛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0,17(6):431-433.

    3 蔡永敏,任玉让,王黎,等.最新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86-87.

    4 尹士敏,王士贤.麝香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研究近况.天津药学,2002,14(3):42-44.

    5 奇振华,谭柏林,钟美佐,等.乳香提取物与化疗药物联合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研究.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9,19(3):37-38.

    作者单位:312000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血液科(中西医结合科)

    (编辑 张璇), 百拇医药(封蔚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