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6期
编号:10394829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30例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6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06-0898-01

    难治性心力衰竭是指症状持续且对各种治疗反应较差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我科自1999~2002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0例,取得了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均系我科住院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36~68岁,平均51.5岁),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5例,肺心病2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32~72岁,平均50岁),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5例,肺心病3例,风湿性心脏病4例。心功能分级按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制定的标准制定 [1] ,两组年龄、性别、病情轻重及原发病无统计学差异。
, 百拇医药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根据病情予以休息限制钠盐和水分摄入、吸氧、利尿剂、正性肌力药物、抗生素、扩血管剂等综合治疗。

    治疗组:在上述综合治疗基础上加参麦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200ml中静滴,黄芪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100ml中静滴,15日为1疗程。

    1.3 观察项目 (1)观察心慌胸闷气喘,浮肿等症状和体征的变化。(2)采用心脏多普勒彩色超声仪观察治疗前后心腔大小、室壁动度、瓣膜启闭,测定心功能指标。(3)观察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4)X线胸片测定心胸比例。

    1.4 治疗结果 显效(心功能提高2级或2级以上):治疗组10例,对照组4例。有效(心功能提高1级):治疗组17例,对照组16例。无效(心功能无改善):治疗组3例,对照组10例。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6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 百拇医药
    2 讨论

    难治性心衰多见于各种心脏病晚期,病程较长,患者心肌及瓣膜的退化日趋加重。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均减退,现代医学认为心衰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心脏收缩力下降,心脏的前后负荷增加等因素引起,由于心室泵力下降,心排血量减低,造成动脉系统缺血,同时静脉系统淤血、血流缓慢、脏器灌注不足,从而表现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的异常或障碍。长期心衰可引起肺淤血与水肿、降低通气功能和增加肺循环阻力,致缺氧及血液粘稠度高,而使心肌供血不足。以心悸、怔忡、胸闷、喘咳、口唇发绀、四肢厥冷、水肿、小便不利、脉细或结代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中医学心悸、喘证、怔忡、水肿、虚劳范畴,为本虚标实之证,以心肺肾阳气虚亏为本,水饮上犯、血行不畅为标,益气活血利水为治疗大法,参麦注射液具有益气养阴固脱之功,药理研究证实,该注射剂具有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态及抗自由基作用,从而维护心电活动的稳定性,改善了心肌代谢增强了心脏功能,黄芪补气升阳,温煦气血,且能利水消肿、治疗难治性心衰具有标本兼治之妙 [2] ,研究证实,黄芪通过作用于Na + -K + -ATP酶增加心肌收缩力,同时有较强的清除氧自由基作用,限制了缺血时氧自由基对心肌细胞的亚细胞结构的破坏,具有稳定细胞膜保护心肌细胞,增加抗缺氧能力和正性肌力作用。笔者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对心衰的治疗作用是肯定的,总有效率90%,总显效率33.3%,结果表明,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参麦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是治疗难治性心衰的一种较好疗法。

    参考文献

    1 元柏民.心血管病诊断标准.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25.

    2 魏群,周萍.参麦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50例.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1):30.

    作者单位:117000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中医科

    (编辑 元红), 百拇医药(钟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