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15期
编号:10401085
对社区心梗溶栓后病人的监测体会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15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15-2398-01

    社区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较高,如能在社区进行早期溶栓,可以有效地降低病死率,但是,社区溶栓由于设备及条件的限制,而使对溶栓后病人的监测和护理变得尤为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社区医疗部1998年1月~2001年3月对16例心梗患者在社区实施早期溶栓,16例患者中男11例,女5例,年龄43~91岁,平均65.2岁,发病时间30min~2h,16例中,5例患糖尿病,3例患肺心病,4例无冠心病史。

    1.2 方法 (1)对溶栓患者的监测和护理除具有一般心梗患者的特点外,还有其本身的特点,即溶栓疗法带来的临床病情变化。经溶栓治疗后的病人,需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病人应严格卧床,尽量减少活动,饮食应适于消化,可少食多餐,应避免便秘,也应避免咳嗽,以免增加心脏负担,同时,应有效的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必要时,可以使用镇痛剂。(2)溶栓病人的监测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胸痛:应定时询问病人胸痛有无减轻及减轻的程度,并详细记录具体时间及程度,由于该项存在个体差异和无法 量化,应尽量做得准确。②血压:由于心梗病人有些在溶栓前就有血压降低及溶栓药本身也有降低血压的副作用,应定时测量病人的血压,以便随时了解病人的血压变化。③脉搏:在心梗的病程中,常有心率增快及各种心律失常,尤其当血管再通时,有时会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及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等,这些在监测脉搏时都需注意。观察皮肤、粘膜及排泄物、呕吐物中有无出血征象,因为溶栓后的主要并发症是出血,故对此项的监测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也应注意病人有无头痛、恶心及神志改变。

    2 结果

    16例患者中有9例获再灌注,2例出现心力衰竭,除6例患者坚持在家治疗外,其余患者均在1~2h内转入上级医院治疗,在社区无一例死亡。

    3 体会

    心肌梗死患者除有其原发病的病理改变外,由于溶栓可使患者可能发生出血、低血压、心律失常等,故在护理及病情监测中应给予充分的注意,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防止意外,此点在社区进行早期溶栓应被充分注意。

    作者单位:132012吉林省吉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社区医疗部

    (编辑小 川), 百拇医药(王玉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