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5年第23期
编号:10935988
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烧伤削痂术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5年第23期
     丙泊酚输注用于全麻下大面积烧伤削痂植皮术报道甚少,本文观察丙泊酚复合氯胺酮在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其对循环呼吸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期行削痂植皮的患者25例,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龄(37.2±7.8)岁,体重(60.2±8.8)kg。

    1.2 麻醉方法 术前30min肌肉注射鲁米那钠0.1g,阿托品0.5mg,入手术室后均采用日本光电2301监护仪,监测SBP、DBP、MAP、HR、SpO2、ECU。静注芬太尼2μg/kg,氟哌利多0.1mg/kg,3min后缓慢静注氯胺酮0.8~1.2mg/kg,丙泊酚0.8~1.0mg/kg,然后以4mg/(kg·h)的速度持续静注丙泊酚,术中酌情分次追加氯胺酮0.4~0.6mg/kg。保留自主呼吸并面罩供氧,记录丙泊酚及氯胺酮总量,以及术后不良反应。

     2 结果

    本组病例平均手术时间为(68.0±8.6)min,丙泊酚用量为(282.6±17.6)mg,氯胺酮用量为(88.9±9.2)mg,术中血压平稳,与术前相比均无明显变化。追加氯胺酮后呼吸有一定抑制,表现为呼吸频率减少从15~25次/min减至12~15次/min,幅度轻微减少,但无明显呼吸抑制。因面罩供氧,SpO2均维持在96%~99%。术毕至清醒时间为(6.5±3.2)min。25例对手术过程均无记忆,注射部位3例诉疼痛,无术后恶心、呕吐及精神神经症状。

     3 讨论

    丙泊酚为一种新型静脉全麻药,具有起效快,消除半衰期短,苏醒完全等特点,并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同时丙泊酚对交感神经兴奋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使心率减慢,血压降低。氯胺酮镇痛效果完全,确切,但易引起心血管系统兴奋,使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加重术中的应激反应症状。丙泊酚与氯胺酮复合应用从药理学上具有优势互补的特点,可克服彼此之间的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维持循环稳定。本组患者术前及术中各时点血液动力学无明显变化,支持两者复合应用有利于循环稳定。阈下剂量的氯胺酮可产生良好的镇痛和遗忘作用,但与丙泊酚伍用可增强呼吸抑制作用,表现为呼吸暂停、频率减慢和潮气量减少,因此应注意用药剂量与注药速度,并常规面罩供氧和辅助呼吸,本组未发现SpO2明显下降及呼吸暂停现象。

    应用表明丙泊酚可增强氯胺酮的催眠和镇痛作用,拮抗氯胺酮的循环兴奋效应,而对氯胺酮的LD50无明显影响,两药合用可增强麻醉效应,提示两者合用于全麻是合理的,可减少麻醉并发症,提高麻醉安全度。

    (编辑:海 涛)

    作者单位: 277519 山东枣庄,枣庄矿业集团滕南医院柴里分院, 百拇医药(杨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