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9年第5期
编号:10976787
硝酸酯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9年第5期
硝酸酯类,1硝酸酯类药物的药理作用,2硝酸酯类药物的耐药性,3硝酸酯类药物剂型分类及特点,4硝酸酯类合理使用,5结论,【参考文献】
     硝酸酯类药物作为最古老的心血管药物之一,临床应用已130余年。在众多心血管新药不断涌现的今天,其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可靠,仍然是心血管治疗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药物[1]。目前硝酸酯类药物主要有以下三种:硝酸甘油(NTG)、二硝酸异山梨醇酯(ISDN)和5-单硝酸异山梨醇酯(5-ISMN)。

     1 硝酸酯类药物的药理作用

    硝酸酯类药物具有药理活性的机制是它们具备释放一氧化氮(NO)的能力。NO通过激活鸟苷酸环化酶增加细胞内环鸟苷酸(cGMP)含量、降低Ca2+浓度等途径,产生各种药理作用[2]:(1)小剂量扩张静脉系统,减轻心脏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2)中等剂量扩张传输动脉、冠状动脉,缓解冠状动脉痉挛,增加血流量和侧支循环;(3)大剂量扩张阻力小动脉,降低血压,减轻心脏后负荷;(4)抗血小板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粘附,可治疗各种血栓栓塞性疾病;(5)当冠状动脉狭窄>90%时,通过扩张侧支增加缺血区血流量;(6)抑制血管平滑肌的增生与肥厚,延缓心室肥厚及心室腔扩张,改善心室结构。

    2000年Niemeyer等总结了120年来硝酸酯类的研究结果,将硝酸酯应用于心血管临床可能的有益作用总结如下: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脏前、后负荷;重新分布血流;治疗高血压危象;用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抑制血小板聚集[3];抑制低密度脂蛋白过氧化;保护血管内皮等。

     2 硝酸酯类药物的耐药性

    硝酸酯类药物作用时间较短,故长效缓释硝酸酯类制剂和持续释放制剂应运而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0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