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新医学》 > 20186
编号:13581509
内镜下尼龙绳联合止血夹荷包缝合术在修复ESD后胃壁缺损的临床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6月1日 《新医学》 20186
     【Keywords】Pursestringsuture;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Gastricwall;Repair

    胃壁黏膜下肿物以间质瘤为主,其次是平滑肌瘤、脂肪瘤、异位胰腺。对于较小的黏膜下肿物(如直径小于2cm的间质瘤),既往以临床观察、内镜随访为主,但黏膜下肿物性质仅凭临床表现和临床影像学判断时有约30%的误诊率[1]。随着消化内镜治疗器械的进步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及其衍生技术的成熟,对于部分直径小于2cm的黏膜下间质瘤可在内镜下快速、安全、完整地切除,并获取最终病理活组织检查(活检)结果[2]。采用ESD技术切除胃壁黏膜下肿物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对于胃壁缺损、特别是全层缺损的有效修复,创面修复的方式包括传统的止血夹夹闭术和新兴OTSC吻合夹闭合术[34]。止血夹适用于直径不超过10mm的创面,OTS吻合夹虽能够闭合直径10~30mm的创面,但价格昂贵。近年我院采用尼龙绳联合止血夹荷包缝合术修复ESD后胃壁缺损45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收集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梅州医院(黄塘医院)消化内科住院、行尼龙绳联合止血夹荷包缝合术修复ESD后创面的45例患者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4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