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健康》 > 2005年第4期
编号:11081035
国内外重大灾难心理干预之比较
http://www.100md.com 2005年4月1日 《心理与健康》 2005年第4期
     灾难是指自然发生或人为产生的、对人类和人类社会具有危害性后果的事件。当人们面对灾难、以其个人的资源和以往有效的应付机制无法解决时,就是遇到了危机。对于上述情况,如果处理得好,个体可能会尽快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使危机出现转化,使事态向好的方向发展;处理不好,则可能出现不良后果,如产生心理问题,甚至出现心理障碍。而对于社会而言,处理得好与不好则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局。

    在发达国家,每当灾难事件发生后,政府或有关机构会立即组织心理治疗与咨询人员前往出事地点进行心理救援或在事发当地开展心理干预工作,例如美国的“9·11”事件、发生在德国的一中学多名教师被枪杀、俄罗斯一歌剧院人质被劫持事件、西班牙“3·11”火车站爆炸事件等,专业心理工作者均在救助工作和对受害者及亲属的帮助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欧洲已有研究表明,遭受灾难得到心理帮助的人们比没有得到帮助的人们更少出现心理障碍。

    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它们目前已有相应的组织网络。俄罗斯在切尔诺贝利事件之后专门立法建立了危机处理机制。而美国已建立系统、完整的重大灾难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美国灾难心理卫生服务(DisasterMental Health Service)为国家灾难医疗系统(NDMS)的服务项目之一。国家灾难医疗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紧急医疗服务、伤病员分类以及收容治疗,在各环节中均有心理卫生专业人员参与。联邦一级的政府管理部门、州一级政府的心理卫生主管部门及其心理卫生服务机构都是灾难心理卫生服务网络的组成部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3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