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健康》 > 2005年第4期
编号:11081017
《坐忘铭》——心身康健的法宝
http://www.100md.com 2005年4月1日 《心理与健康》 2005年第4期
     闲暇之际,翻阅明代郑宣所著《昨非庵日纂》, 书中有一篇《坐忘铭》云:“常默元气不伤,少思慧烛内光。不怒百神和畅,不烦心地清凉。不求无谄无媚,不执可圆可方。不贪便是富贵,不苟何惧公堂。”细读详审,耐人寻味,堪称是心身康健的法宝。现将《坐忘铭》作一简释,以飨读者。

    常默元气不伤:“默”,即不说话,不出声。“元气”是人体生化动力的源泉,周身脏腑组织器官得到元气的激发和推动,才能发挥各自的功能。元气愈是充沛,脏腑功能就愈旺盛,身体也就健康无病。

    少思慧烛内光:少思即减少思虑,这样可去烦扰,使得心情愉悦,气机畅疏,血脉和利,神气充足,头脑聪慧,如烛光内照。“凡人不能无思”。但是,凡事都要有个限度,不要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上苦想冥思,更不要为身外之物煞费心思。

    不怒百神和畅:保持乐观、开朗、豁达的心态,遇事不发怒生气,则心思清虚宁静,百神和畅。若经常为生活琐事动怒,甚至暴跳如雷,就可能因怒而气乱,使心神无主,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络阻塞,脏腑功能紊乱而致病。所以,生活中要学会忍怒宽容,以免愤怒伤身殒命。

    不烦心地清凉:有些人常这也看不惯,那也不顺眼,发不完的牢骚,讲不尽的怪话,经常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也有些人成天为自己的得失、名利斤斤计较;还有些人对己放纵,对人挑剔,嫉人之贤,妒人之能,讥人之短,笑人之过,处处招嫌结怨。所有这些,会使人烦恼重重,落落寡合,生活得十分痛苦,必然会早衰折寿。高,病魔便会退避三舍,自然会延年益寿。

    不求无谄无媚:“求”是人在欲望驱使下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行为。“谄媚”即用卑贱的态度向人讨好、巴结。有些人惯于搞歪门邪道,善于逢迎拍马,长于挖空心思抬高自己,绞尽脑汁贬低别人。还有些人靠跑和送求得升迁,甚至做出媚上欺下、弄虚作假等丧失人格的事来。这样的心理,身体怎能健康?

    不执可圆可方:“执”是固执,执迷不悟之意。固执的人听不得一句冒犯之言,容不得半点不同意见。这样的人,心理极不平衡,哪还有福寿可言?一个人如果胸襟宽广,能够知足常乐,随遇而安,谅人之过,念人之功,助人之短,扬人之长,积德行善,薄己厚人,取得他人的信任和友爱,生活中左右逢源,如鱼得水,称心如意,岂能不长寿?

    不贪便是富贵:“贪”是求的发展结果,求的欲望太强了必然要贪。贪欲不知毁掉了多少人的功名事业,不知使多少贪得无厌之人身败名裂、命赴黄泉。因此,做人一定不要太贪,不贪才能保持平静的心态。甘于淡泊,就能神安气定,福寿永存。

    不苟何惧公堂:“苟”指见不得人的事,愧对良心的事。做了“亏心事”的人,必然会白天“于心不安”,夜晚“恶梦缠身”,总害怕有一天“被捉”,心境常处于紧张、内疚、自责、忏悔、恐惧状态。这一系列的精神负担和异常情绪,必然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导致疾病缠身,未老先衰。

    朋友,倘若你能把这篇《坐忘铭》常吟牢记,并遵循行之,登上长寿之巅,活过耄耋之年并非“天方夜谭”。, 百拇医药(梁兆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