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健康》 > 2005年第9期
编号:11080797
心理咨询业的文化思考
http://www.100md.com 2005年9月1日 《心理与健康》 2005年第9期
     心理咨询这种服务性产品与一般工业产品的差别在于,前者的品质是完全靠人来传递给客户。心理咨询的服务不像麦当劳、肯德基,靠有形的机器设施、严格的产品配方管理和严格的工艺流程,从而实现产品或服务的高水准、一致性。而心理咨询的特点是咨询师与咨客的一对一服务,伸缩性大,咨询师的服务是否符合职业道德的规范,是否专业认真,甚至于与咨客交谈什么,都很难把握,不像机器那么规范。

    那么,对于心理咨询中心来讲,要保持竞争优势的最大核心因素是什么?是企业生存发展最根本的东西——专业高素质的人员,规范的职业道德,以人为本的服务。它来源于对咨询文化的理解、传统咨询技术的挖掘以及国外现代先进理论与技术的引进。但如何挖掘、如何发扬光大,就要靠咨询师实践技能的不断积累。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充满了“心理学”意义的文化。儒学、道学和佛学,是中国文化三大思想传统。俗话说,“三教归一”或“三教本同”。我认为,这三教本同即是同归于心,心的概念蕴含着儒、道、佛三家的思想精髓,是中国文化心理学的精华所在。其中包括中医学心理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各种传统的养生、健身之道中的心理卫生思想,还有许多民俗活动中隐含的心理治疗成分。

    另外,心理咨询是有禁忌症的,如果咨客有精神疾病史,假如心理咨询师操作不够规范,精神病学基础知识不扎实,事先没有对咨客进行必要的心理障碍的诊断,也包括临床精神病学的辅助诊断检查,或者是由于咨询师的技术不到位,发问时触及到了咨客的心理创伤处,贻误最佳治疗时期和加重咨客精神障碍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的。

    因此,一家真正有序,并且可以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的咨询中心一定要非常重视技术理论的建设与完善和对咨询师的技术再培训。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只有真正做到了这些,再加上优质的服务,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成就更加健康更加富有生命力的心理咨询行业。, http://www.100md.com(鲍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