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养生保健指南》 > 2013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3158084
悲秋也是一种病(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7月1日 《养生保健指南》2013年第7期
     “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意思是说秋天阳气渐收,而阴气逐渐强大起来;万物成熟,到了收获之季。从气候特点来看,秋季由热转寒,即“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人体的生理活动,随“夏长”到“秋收”而相应发生改变。而“秋愁、秋老虎、秋乏”也悄悄地不请自来,该如何预防呢?

    “秋愁”谓何 来听中医说说

    文/向爱国

    秋季是万物成熟、喜庆丰收的季节,也是秋风萧瑟、树落叶、万花凋谢的季节。中国文人大多悲秋,唐代“大诗豪”刘锡禹有首名诗曰:“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文学名著《红楼梦》中也有“已觉秋窗愁不尽,那堪秋雨助凄凉”的动人诗句。悲秋凄凉的情怀是文人骚客故弄文笔、无病呻吟吗?不,科学证实,悲秋确有原因,且是多方面因素在人们情绪上的反应。

    节律紊乱人消沉

    医学研究证明,在人的大脑中,有个松果体的腺体,分泌一种“褪黑激素”。这种激素能诱人入睡,还可使人消沉抑郁,而阳光则使褪黑激素分泌量减少。反之,秋凉以后,常常是阴沉沉天气,阳光少而且弱,松果体分泌的“褪黑激素”相对增多。此外,“褪黑激素”还有调节人体内其他激素(如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作用,使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受到抑制,生理浓度相对降低。而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等又是唤起细胞工作的激素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1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