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养生保健指南》 > 2017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3219274
胆囊息肉 无须恐惧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1日 养生保健指南2017年第10期
     胆囊息肉以往很少被人提及,但近几年来胆囊息肉就诊者越来越多,这是由于近三十年来,高科技引发影像检查设备革命性变化(B超、血管造影、CT、磁共振等),促进了医学临床诊断学的飞速发展,使得體内脏器细微改变,能很早捕捉出来了。胆囊息肉就是其中典型代表。在B超下,2~3mm大小息肉就能清楚展示出来。

    什么是胆囊息肉

    其实“息肉”是指附着在胆囊内壁上的、并突向腔内的隆起性改变的统称。这种统称包含有数十种不同组织结构来源的隆起性病变。临床医学家和病理学家们根据息肉组织来源和其性质特征的不同有多种分型。无论如何分型、分类,都逃不出最多见的不会发生癌性变化的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和腺肌增生症,和很少见的胆囊腺瘤(真性腺瘤),胆囊腺瘤才是有可能发生癌性变化的“息肉”,但它也不是各个都会发展成癌肿。

    得了胆囊息肉怎么办

    由于能发生癌变的胆囊腺瘤只占胆囊息肉人群4%左右,况且息肉直径在1.2cm以上时发生恶性改变。所以最新胆囊息肉处理指南规定:息肉直径在6mm以下者,每年B超复查一次,当前国内已做到成年人每年体检一次,这已经足够了。6~9mm的人群,最短6个月,一般仍每年复查一次,根据息肉大小决定复查间隔期。接近9mm者,间隔期可缩短至半年。达10mm时,可综合息肉在影像形态学上的变化情况等,由专业医师决定采取手术治疗了。指南同时强调指出,建议胆囊息肉基本检查用B超,不建议再做其他影像学如:CT、磁共振等检查。B超能清楚查出2~3mm息肉,简单、快速、对人体无伤害是最大优点。 (李国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