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2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174567
上臂内侧扩张皮瓣修复面部大面积瘢痕和黑痣(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1日 于燕 徐红霞 邹曰坤
第1页

    参见附件。

     3 讨论

    面部大面积皮肤病变(主要为大面积瘢痕、大范围黑痣)处理起来比较困难,因病变范围大,正常皮肤有限,往往难以通过在邻近正常皮肤处埋置扩张器的方法切除。而植皮后植皮区与正常皮肤间会有比较明显的色差,供区也会留下瘢痕,治疗效果大打折扣。上臂内侧皮肤质地、颜色接近面部皮肤,扩张后可提供较大面积的皮瓣,本研究中根据患者病变面积,扩张皮瓣最大可用面积为16cm×19cm,治疗效果满意,上臂内侧扩张皮瓣为修复面部病变的良好选择。

    上臂内侧皮瓣主要由尺侧上副动脉、尺侧下副动脉、肱动脉皮支供血,亦有腋动脉皮支、 肱二头肌动脉、 肱三头肌动脉、 肩胛下动脉、 尺返动脉等发出的小支来提供血运[1-2],其中尺侧上副动脉为主要供血动脉,它们在真皮、皮下组织及深筋膜内均有丰富的吻合。回流静脉主要为浅层的腋静脉及贵要静脉属支。术前用手术室的无影灯照射即可清晰看到扩张器表面的血管走形,大部分情况下我们观察到上蒂血供好于下蒂,且优势血管位于尺侧,这也正吻合了上臂内侧皮瓣以尺侧上副动脉为主要供血动脉的理论。本组患者75%采用上蒂为皮瓣供血。但采用下蒂为皮瓣供血可以更为方便灵活地进行转移及姿态固定[3]。

    术前术后需注意的事项:①与面部皮肤病变同侧的上臂内侧皮肤完好,无瘢痕、溃疡、炎症等;②一期植入扩张器时紧贴深筋膜浅层进行剥离,以免破坏皮瓣血运。下端剥离至肘横纹上5cm,以保护皮瓣下端血运,使以下蒂为供血端成为可能;③测量径线估计注水量是否足够以安排二期手术,先测量埋置扩张器一侧上臂周径,再测量对侧上臂周径,二者之差即为皮瓣最大可用宽度,测量扩张器长径即为皮瓣最大可用长度。测量面部病变最大长度与宽度;扩张皮瓣面积应大于面部病变面积才能保证病变完全切除;④二期皮瓣延迟术重新置入扩展器应适当减少注水量,以避免切口张力过大局部坏死;⑤三期带蒂转移应选择血运好的一侧为蒂,简单易行的判断方法为:用手电筒或手术室无影灯照射一侧,从对侧可以清楚观察到血管走形,从而判断以哪侧为蒂更为安全;⑥三期术后2周每天以肠钳钳夹皮瓣蒂部以锻炼皮瓣与面部血运,时间逐渐加长,直至夹闭1h以上皮瓣血运没有明显变化可安全断蒂。本组患者平均断蒂时间为(21±2)天。

    上臂内侧皮瓣的优点为扩张后能够提供较大面积的组织,本组患者上臂内侧皮瓣切取后均将切口两侧直接拉拢缝合,未植皮,后期外观良好,未影响上臂和手的感觉及功能。皮瓣经过扩张不仅避免了皮瓣臃肿,而且锻炼了皮瓣血运,加上皮瓣延迟术,最大程度减少了皮瓣坏死的可能,也有临床工作者未行延迟术直接将皮瓣带蒂转移,皮瓣亦成活良好[4],更多学者均认为皮瓣延迟手术能够减少皮瓣坏死概率,增加成活率[5]。但缺点是治疗周期较长,手术次数多,3周左右的强迫体位,四期断蒂后仍需较长时间皮瓣颜色、质地才能恢复得较为理想。

    [参考文献]

    [1]Xu J,Gu Y,Lao J,et al. Anatomic basis of vascularized ulnar nervegraft by the pedicle of the superior collateral ulnar artery[J].Chin J Traumatol,2001,4(4):195-198.

    [2]Casoli V,Kostopoulos E,Pelissier P,et al. The middle collateral artery: anatomic basis for the "extreme" lateral arm fap[J].Surg Radiol Anat,2004,26(3):172-177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5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