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2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174563
微型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缺损(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1日 袁新文 巨积辉 蒋国栋
第1页

    参见附件。

     2 结果

    本组52例60指皮瓣全部成活,供区植皮,一期成活。修复手指的皮瓣颜色、质地、外形较满意,经过6~20个月随访(平均10个月),采用第二趾侧方皮瓣及趾腹皮瓣感觉恢复最好,2pd(两点辨别觉)4~6mm特别是趾腹皮瓣在拇指创面的修复中,外形最为接近,还具有罗纹。其次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下行支皮瓣2pd 7~9mm皮瓣外形、质地均比较满意。典型病例如图1、2。

    3 讨论

    手指指腹皮肤及皮下组织的结构与手掌其他部位有所不同,乳头层内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掌侧皮肤的感觉较背侧更为敏感,因此有人的第二双“眼睛”之称[1]。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提高,修复要求做到生理性的修复,既“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的理念[2],临床上也有多种方法可以修复,也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3.1 六种皮瓣的优缺点:邻指皮瓣优点:覆盖面可大可小,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适宜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缺点:皮瓣颜色质地与受区有差异,感觉功能恢复差,供区需植皮,固定3~4周和二次手术断蒂。

    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由于皮瓣面积小皮瓣内含有知名动脉,血运可靠,容易成活,且操作简单,是一种传统的处理方法。但术中损伤手指的一条主要动脉影响手指血供,且无感觉。指背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3]修复,具有手术简单,皮瓣厚度适中,皮瓣旋转点不受限制,成活率高,使用方便等优点。但皮瓣内无知名动脉,血供较差,术后常起水疱,且皮肤感觉恢复差,术后有一定的萎缩。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下行支皮瓣[4]修复,解剖恒定,变异少,切取方便,有感觉神经,对于需要恢复精细感觉者,尤为适宜,供区较隐蔽,患者易于接受。缺点是尺神经手背支切取后,对手背感觉稍有影响,需要术者具备良好的显微血管吻合技术。游离足第二趾侧方皮瓣[5]修复,具有血运可靠,外形、质地好,感觉恢复好,供区隐蔽等优点,但需术者精湛的显微外科技术。游离趾腹皮瓣[6]修复,具有血运可靠,外形好,质地耐磨,修复后的指腹有罗纹,感觉恢复好,供区隐蔽等优点,也需要术者有精湛的显微外科技术。

    3.2 修复效果评价:通过半年以上的随访,上述皮瓣中邻指皮瓣与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患者,指腹的皮瓣成活良好,但仅能恢复保护性感觉,容易冻伤。选用指背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的患者,指腹均出现轻度萎缩,2pd10~13mm不耐磨,部分病例出现色素沉着。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下行支皮瓣修复的病例感觉恢复较好,2pd7~9mm质地耐磨,外形仍稍显饱满,其中二例二期做了整形手术。游离趾腹皮瓣修复的病例感觉恢复良好,2pd4~6mm对于拇指指腹缺损的修复,外形、质地、功能最为接近且具有罗纹,但在修复手指指腹缺损时我们通过随访发现外形稍显臃肿,有一例患者因为影响远指间关节活动而做了整形手术。游离足第二趾侧方皮瓣修复指腹缺损感觉恢复好,2pd4~6mm除不具备罗纹外,外形良好,质地耐磨从而使手指功能得到最大限度恢复。

    笔者认为带感觉神经的微型游离皮瓣是修复手指指腹缺损最为理想的方法,可以恢复指腹的精细感觉。

    [参考文献]

    [1]顾玉东,王澎寰,侍德,等.手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2:5-6.

    [2]孙乐天,方光荣,程国良,等.小型游离足趾皮瓣修复拇手指组织缺损[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8,31(3):175-176.

    [3]卢耀军,洪光祥,徐南伟,等.同指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25例[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6,29(6):471-472.

    [4]巨积辉,赵强,金光哲,等.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下行支皮瓣修复手指创面的应用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09,29(1):11-14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10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