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2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189274
年轻成人安氏I类错牙合亚型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3月1日 蔡留意 刘林嶓 丁寅
第1页

    参见附件(2154KB,3页)。

     1.2.2测量项目:所有X线片标志点均由笔者用硬质铅笔(6H)在硫酸透明纸上定点、描图,然后经图形数字化仪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进行测量。X线头影测量优选项目分析法[1]17项指标包括角度 9项、线距(mm)5项及线距比3项。分为水平方向指标11项:A'-Ptm'、B'-J'、NPg-FH、ANB、Ao-Bo、U1-SN、L1-GoGn、U1-L1、NB-Pg'Ls、Ls-Si、Li-L1;垂直方向指标6项:PtGn-NBa、U1-L1/N-Me、ANS-U1/N-Me、Me-L1/N-Me、G-Pn-Pg '、SnLs-SiLi。

    1.2.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处理。分别根据水平方向的11个变量和垂直方向的6个变量进行聚类分析,将101例样本分成不同的类别,然后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类别与正常值的各测量指标差异。检验水准=0.05。

    2 结果

    根据水平方向的11个变量,可将101例样本聚成4类,其中Ⅰ类、Ⅱ类和Ⅲ类分别为18例、13例和66例,占17.8%、12.9%和65.3%,余4例归为Ⅳ类,由于Ⅳ类的样本量太少,因此在与正常值进行比较时,仅分析水平Ⅰ类、Ⅱ类和Ⅲ类。根据垂直方向的6个变量,可将101例样本聚成3类,Ⅰ类有99例,Ⅱ类和Ⅲ类各1例,例数太少,因此在与正常值进行比较时,仅分析垂直Ⅰ类。

    3 讨论

    3.1 年轻成人安氏Ⅰ类错牙合亚群特征:安氏Ⅰ类错牙合在各类错牙合中所占比例最大[2],而成人正畸比例渐增,因而研究该类患者及亚群的牙颌面形态与结构特征具有较强的临床意义。国克柔[3]等对安氏I类错牙合亚群的研究表明:其畸形表现比较复杂,但不及安氏Ⅱ、Ⅲ类错牙合典型,40%亚群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前后骨骼关系异常,67%的亚群呈现垂直向骨骼异常,2个亚型下颌平面陡度和前面高均减小。韩冰[4]等对安氏Ⅰ类错牙合治疗前X线头颅侧位片研究表明:根据普通坐标可分为21个亚类,临床应用简单快速;采用标准化坐标可分为20个亚类,有使分类集中的趋势。本研究通过聚类分析,将样本在水平方向聚成4类,Ⅰ类、Ⅱ类和Ⅲ类所占比例分别是17.8%、12.9%和65.3%(Ⅳ类仅为4%,未纳入计算)。结果表明,年轻成人安氏Ⅰ类错牙合共同特征是下颌后缩和Ⅱ类错牙合趋势,这与蔡留意等的研究结果一致[5]。但除了上述共性因素外,安氏Ⅰ类错牙合不同的亚型又有许多差异,占大多数(65.3%)的水平Ⅲ类还表现为上颌前凸、上下中切牙唇倾、上下唇相对于上下切牙突度大;水平Ⅱ类人群又表现为上下中切牙舌倾;水平Ⅰ类又表现为上颌略偏缩;上下唇相对于上下切牙突度在水平Ⅰ类正常,在水平Ⅱ类和水平Ⅲ类则偏大。根据垂直方向的6个变量的样本聚类,98%的样本归属Ⅰ类(99例),说明年轻成人安氏Ⅰ类错牙合垂直方向特征比较一致:发育不足、尤其是面下1/3为著;下颌呈后旋趋势等。本研究的亚类没有Moyer、国克柔、韩冰等的聚类数目多,可能与样本选择、聚类方法和聚类指标不同等因素有关。但都说明安氏Ⅰ类错牙合患者确实存在水平向和垂直向骨骼异常或异常趋势。有趣的是,由于本体补偿的存在,虽然本病例局部有Ⅱ类趋势,但因互相代偿抵消,或者各结构部分组合平衡,使年轻成人安氏Ⅰ类错牙合仍呈正常骨面型(即I类骨面型)。也就是说本研究的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的牙型和骨骼型是一致的(即I类磨牙关系和I类骨面型),但面型会有变异。提示临床治疗上需仔细分析,在生长发育高峰期要促进该类人群下颌向前的充分发育,纠正下颌后缩,并改善前面部在垂直向高度不足等问题。对于成人期则只有进行代偿治疗或掩饰治疗,并结合不同亚类的切牙唇倾度、上下唇相对于上下切牙突度和上颌突度等不同特征进行诊治,达到个别正常牙合。

    3.2样本选择和聚类指标:年龄影响头颅大小和形态,特别是生长发育期的儿童[6]。国克柔选取的180例研究对象,年龄11~16 岁,平均13.67岁,Moyer选取了12~18岁的患者,韩冰等选取的946例患者的年龄在6~46(14.4±4.84)岁。他们选择的磨牙关系均为中性或基本中性关系(未考虑骨骼关系)。本研究选取的是18~25岁的年轻成人,这些大学生在入学时已经过层层体检,身体健康,样本均一,I类磨牙关系和I类骨面型。本研究的测量指标采取选取第四军医大学邵金陵等的X线头影测量项目优选法,该方法把众多的X线头影测量指标进行聚类,选取了临床有代表性的17项敏感指标,经判别分析证明能够较好的反映患者的牙颌颅面结构特征和相互关系,简单实用,具有很好的代表性。本实验将这些指标分成水平方向的11个指标和垂直方向的6个指标,然后再进行有序样本聚类分析,结果将其聚为水平向的4个亚类和垂直项的1类。可见,这种优选项目分析法和相应的测量项目能够较好地反映和代表年轻成人安氏Ⅰ类错牙合亚类的牙颌颅面结构特征。近来的研究表明,在进行X线头影测量形态分析时,除了可以获得传统的测量项目值外,还可以获得各标志点的坐标值。点坐标值作为统计指标时因为一个解剖结构对应一个标志点和单位统一等优势,不会因个别的定点误差引起全盘数据的失真。已有学者[7]以点坐标值作为统计指标对安氏I类错牙合畸形进行亚型分类、模板绘制和模板分析。但正畸医师通常更愿意通过测量值而非坐标值来对X线片进行诊断分析,并且以往的聚类研究也多是将测量值作为分析变量进行聚类分析的。所以提醒临床可以先以测量值进行分析,简单实用,如有异议或需要进一步细化时,则可以应用坐标法聚类分析。有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尚需深入。另外,是否该类错牙合的牙龈形态与正常牙合人群牙龈[8]存在差异,及可能的牙龈形态亚型仍需通过聚类分析进行深入探讨。

    注:蔡留意现在武警河南总队医院口腔科工作。

    [参考文献]

    [1]邵金陵,陈 华,张巧余.一种X线头影测量项目优选法[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2,27(3):140-142.

    [2]傅民魁,张 丁,王邦康,等.中国25392名儿童与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患病率的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2,37(5):371-373.

    [3]国克柔,林久祥.安氏Ⅰ类错牙合亚群的X线头影测量研究[J].北京口腔医学,1995,3(1):13-16.

    [4]韩 冰,许天民,林久祥.普通坐标和procrusts重叠标准化坐标对安氏Ⅰ类错牙合进行聚类和判别分析的对比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54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