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9年第6期
编号:13388471
干细胞在皮肤创面修复应用中的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3月15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19年第6期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于发育早期的中胚层,取材方便,容易扩增,免疫源性低。当组织血管化受损时,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分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干细胞因子等多种细胞因子刺激内皮祖细胞的动员、扩增以及分化,促进干细胞分裂,血管新生、组织再生及减弱瘢痕形成,而促进创伤愈合[9]。

    2.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BMSCs最早于1968年,由Friedenstein等培养全骨髓细胞时发现,能分化为多种间充质组织。SDF-1及其膜受体CXC趋化因子受体4型(CXC Chemokine Receptor4,CXCR4)参与多种干细胞的归巢和迁移、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SDF-1是唯一能与CXCR4结合并激活的天然趋化因子。在创伤愈合过程中 ......
上一页1 2 3 4 5 6 7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9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