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医药》 > 2018年第4期
编号:13231996
人大代表为分级诊疗开“药方”
http://www.100md.com 2018年4月1日 《家庭医药》 2018年第4期
     分级诊疗制度是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制度之首,是解决我国医疗服务体系格局和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之间不适应、不匹配问题的必然选择,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牛鼻子”。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到2020年,分级诊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层级优化、职责明晰、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医疗服务体系基本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形成,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

    ——基层首诊。坚持群众自愿、政策引导,鼓励并逐步规范常见病、多发病患者首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对于超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和服务能力的疾病,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患者提供转诊服务。

    ——双向转诊。坚持科学就医、方便群众、提高效率,完善双向转诊程序,建立健全转诊指导目录,重点畅通慢性期、恢复期患者向下转诊渠道,逐步实现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的有序转诊。

    ——急慢分治。明确和落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急慢病诊疗服务功能,完善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链,为患者提供科学、适宜、连续性的诊疗服务。急危重症患者可以直接到二级以上医院就诊。

    ——上下联动。引导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建立目标明确、权责清晰的分工协作机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6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