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活文摘·养生版》 > 2014年第4期
编号:12567667
蜀绣:针尖上的水墨写意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1日 《生活文摘·养生版》 2014年第4期
     一根绣花针,带着五彩丝线于软缎上翩翩起舞,蜻蜓点水般轻巧的技法,好似优雅的芭蕾……在蜀绣大师们的巧手中,一件件绣品惟妙惟肖。鲤鱼的灵动、熊猫的憨态、山川的秀丽、花鸟的多姿、芙蓉的艳丽,无不像一幅幅水墨写意,自针尖汩汩而出。

    丝线缝韶华,红尘千帐灯

    “芙蓉城三月雨纷纷,四月绣花针”,“蜀绣”这首歌一开头,就把成都拉回了雨意氤氲的清丽气氛。初春三月,我走进浣花溪畔的蜀江锦院,去探寻“蜀绣”这一古老的蜀中绝艺。一群老外正在参观游览,跟着一位穿着古雅的讲解员,仿佛时光回溯千年,蜀绣的历史传承、蜀绣的高超技艺、蜀绣的美轮美奂,在蜀江锦院展示无遗。

    在幽静庭院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彭永兴之子、中国刺绣艺术大师彭世平带着数位徒弟,在丝布上穿针引线,绣着翠绿的荷叶,赋予给蜀绣一股清雅诗意,传承着蜀绣这一民间艺术瑰宝。

    蜀绣又称川绣,起源于川西民间,因地缘关系而得名,与江苏苏州的苏绣、湖南长沙的湘绣和广东的粤绣并列为中国四大名绣。蜀绣产地主要集中于成都、重庆、温江、郫县等地,其历史悠久,与蜀锦一起被称为“蜀中之宝”。

    西汉辞赋大家杨雄,乃蜀郡成都人,最早记载蜀绣的文字,就出于他的《绣补》一诗,在他所著的《蜀都赋》中也有“若挥锦布绣,望茫兮无福”的词句。“挥肱织锦”、“展帛刺绣”等描写,再现了当时成都织锦刺绣的热闹场面。唐代末期,南诏进攻成都,掠夺了大量金银、蜀锦、蜀绣,还有大批蜀锦蜀绣工匠,蜀绣技艺于是被带到滇南。

    时至宋代,享乐之风更盛,刺绣的需求量大增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9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