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求医问药》 > 2005年第9期
编号:11108548
关爱牙齿提高生命质量
http://www.100md.com 2005年9月1日 《求医问药》 2005年第9期
关爱牙齿提高生命质量
关爱牙齿提高生命质量

     龋病、牙周疾病是损害国人口腔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更是危害儿童、青少年健康和生长发育最常见的口腔疾病。据调查,我国约有6~7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牙病,其中以患龋病者最多,人均有2颗以上的龋齿,牙周疾病的患病率高达80%。为此,我国从1989年开始把每年的9月20日定为“全国爱牙日”。今年爱牙日的主题是“关注孕妇口腔保健”。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和提高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口腔健康包括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现代研究证明,牙病可以引发或加重冠心病、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因此,口腔健康不仅使人能充分地咀嚼,享受美味佳肴,更好地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使人口齿清晰,尽情表达自己的意愿,自由地与人交流,增强自信,在社会舞台上充分地展现自我,还能避免和减少“病灶感染”和冠心病、糖尿病、胃病、新生儿低体重等病症的发生。

    人在一生中有两副牙齿。第一副牙齿称为乳牙,共有20颗,于出生后6~7个月开始萌出,在两岁半左右长齐。第二副牙齿称为恒牙,共有32颗。第一颗恒牙于6岁左右开始萌出,随后乳牙便按一定的顺序和年龄逐次脱落,然后相继被恒牙替换。除了第三磨牙以外,大约在13~14岁左右乳牙就可全部脱落,恒牙全部长齐。第三磨牙约在 17~21岁萌出。

    据调查,我国约有6~7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牙病,其中以患龋病为最多,人均有2颗以上龋齿,牙周疾病患病率高达80%。实际情况说明,一方面国人尤其是学生的龋齿与牙周疾病的情况严重,并且有随年龄增长而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另一方面,我国口腔预防保健的人力、物力、财力非常有限,各地口腔预防保健工作发展很不平衡,有些地区甚至还存在口腔预防保健工作的空白。为此,我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和有关专家认识到,牙病的惟一出路是预防。

    防治牙周疾病预防是关键

    牙周疾病是指由于支持牙齿稳固的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受到损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34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