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眼科 > 眼外肌病 > 弱视
编号:13763109
弱视儿童社区门诊综合治疗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124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弱视社区门诊综合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对笔者所在科室50例(73眼)弱视儿童进行阿托品散瞳验光配镜,并根据矫正视力情况佩戴合适的眼镜,采取弱视治疗仪训练、遮盖疗法、精细作业、后像疗法等综合治疗方法。结果治疗3年治愈率61.64%,进步率32.88%,无效率5.48%,总有效率94.52%。其中轻、中度弱视治疗效果优于重度弱视。结论弱视儿童通过阿托品散瞳验光,佩戴合适的眼镜,辅以遮盖、精细作业、后像疗法及弱视训练等综合疗法,可以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弱视儿童;综合治疗

    眼球没有器质性病变而矫正视力又达不到正常标准,这种视力低下的眼球称为弱视眼。我国儿童弱视发病率为2.43%[1]。早期治疗能改善弱视的预后。笔者所在科室近年来用综合疗法治疗各类弱视儿童50例73眼,并随访三年以上,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疗效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 http://www.100md.com
    1.1一般资料本组50例(73眼)患儿全部符合弱视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行常规检查,记录治疗前后视力、眼位、眼球运动、视觉性质、双眼视觉状况,排除眼部器质性疾病,诊断为单眼或双眼弱视。弱视的程度按全国弱视组所制定的标准分为:轻度弱视:视力0.8~0.6,中度弱视:0.5~0.2,重度弱视:小于或等于0.1。本组病例轻度弱视22眼(30.14%),中度弱视39眼(53.42%),重度弱视12眼(16.44%)。

    1.2方法发放弱视防治宣传册,加强弱视知识健康教育。在治疗过程中,加强对儿童、家长的教育,重点向患儿及家长说明:什么是弱视、弱视的危害、弱视的具体治疗方法及目的,强调弱视治疗的关键期,让家长充分了解弱视的危害性,促使患儿能较好地进行治疗训练。弱视治疗的效果还与能否坚持治疗有密切的相关性,家长和弱视儿童的配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甚至关系到治疗的成败。由于疗程较久,因而需要患儿的坚持及家长的积极配合。随着视力的提高,家长和弱视儿童会更加有信心的配合治疗并定期复诊。
, http://www.100md.com
    弱视治疗的主要原则为合理矫正屈光不正,提高弱视眼的使用率,消除抑制,提高视力,训练注视及融合功能,达到建立双眼单视功能,形成完善的立体视觉[2]。具体治疗方法有:(1)屈光检查:采用10 g/L阿托品眼膏,3次/d,连续3 d涂眼后,检影确定屈光状态。一月后复查视力、眼位等,屈光不正性弱视要配戴合理的矫正眼镜,既可以提高视力,又能够保留眼睛的调节功能。视力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2)遮盖法:单眼弱视者严格遮盖健眼,遮盖比例3~4岁为4:1,5~6岁为6:1,至双眼视力相等后逐步减少遮盖时间。双眼弱视者的视力相差2行以上时,实行交替遮盖,各三天,每2周检查视力1次,以防遮盖性弱视的发生。双眼弱视者的视力相差小于2行以下时不予遮盖。(3)精细作业训练:穿针、绘画、拼图、十字绣。(4)旁中心注视:采用后像疗法,先用强光炫耀弱视眼(黄斑中心凹区用3~5度直径的黑点遮挡保护),然后在闪烁灯光下令患儿注视“﹢”字,弱视眼必然用其黄斑注视,因为炫耀过的旁黄斑区的后像是个黑暗区,而被保护的黄斑区是能看得见的亮区。每天炫耀4次,每次30秒。(5)视刺激器:治疗机的中央有一能旋转的轴心,把一个对比度强的黑白条栅盘放在轴心上,该盘旋转时则在各条子午线上都可引起刺激反应。在条栅盘上面再放一个画有图案的透明塑料圆盘。治疗时接通电源,使条栅盘旋转,患者用弱视眼在有图案的塑料盘上作画图游戏,每次10分钟,每日一次,随着视力的提高,逐渐延长间隔时间。每2~3个月到医院复查1次,每半年阿托品散瞳检影验光1次,规范治疗。
, http://www.100md.com
    1.3疗效评价标准根据1996年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的弱视治疗评价:痊愈:视力恢复到≥0.9者;经过三年随访,视力保持正常者;进步:视力增进2行及2行以上者;无效:视力退步、不变或仅提高1行者[3]。

    2结果

    经三年以上随访的50例(73眼)患儿中,治愈45眼(61.64%),进步24眼(32.88%),无效4眼(5.48%),总有效率94.52%。

    3讨论

    弱视是我国儿童较为严重的眼部健康问题,据统计,我国3亿多儿童中,大约有一千万儿童存在弱视[1]。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普查,是及早发现弱视的良好方法。弱视的治疗与年龄有密切关系,年龄越小,疗效越好。成年人治愈基本无望。随着各种治疗方法的改进和综合疗法的开展,弱视的治愈率不断提高。本文总结了在门诊治疗的50例(73眼)弱视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的年龄、弱视的程度,采用佩戴合适的眼镜、弱视治疗仪训练、遮盖疗法、后像疗法、精细作业等综合治疗,总有效率达94.52%。笔者体会,若能在5岁前开始治疗,效果最好;10岁以后效果相对较差。弱视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弱视程度越轻。坚持治疗也是关键,家长的关心和积极配合关系到弱视治疗的成败。初诊时应将弱视的危害性、疾病的可逆性、治疗方法及可能发生的情况告知家长,以取得其信任,加强医患之间的密切合作。遵医嘱定期复诊,督促患儿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医师等,都是提高治疗成功率的有力措施。

    参考文献

    [1]李凤鸣.眼科全书.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951,2967-2974.

    [2]刘家琦.实用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541.

    [3]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全国儿童斜视弱视防治学组.弱视的定义、分类及疗效评价标准.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1996,4(3):97., http://www.100md.com(顾亦芬)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眼科 > 眼外肌病 > 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