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33
编号:13759260
心理护理在儿童包皮环切术围手术期的作用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25日 李云霞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儿童包皮环切术中配合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择期包皮环切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患儿就诊、手术、术后恢复各环节贯穿心理护理,对照组30例:仅进行常规护理。结果同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儿术中配合良好、手术顺利,两组术中不合作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术后出血感染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2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6.2±1.5)d,同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9.4±1.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良好的心理护理对小儿包皮环切术顺利进行及术后恢复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儿童包皮环切术;术后恢复

    包皮过长是指阴茎在松弛状态下,包皮覆盖了整个龟头,如果包皮不仅覆盖整个龟头,且包皮口狭小,包皮不能外翻,这种状态医学称为包茎。无论是包皮过长或是包茎,其特点是包皮长时间地盖着龟头和尿道口,使包皮内板、尿道、冠状沟等部位的腺体分泌的黏液不能排出而淤积于包皮内,主要引起龟头包皮炎。两者是泌尿科常见病之一。据资料显示,北京某小学发现近半数男孩患有包皮过长或不同程度的包皮炎等症状,且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1]。包皮环切术是治疗包茎、包皮过长的简便易行的方法[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抽取2009年4月~2011年4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行门诊行包皮环切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年龄7~12岁,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通过对患儿的心理变化调查发现,实施包皮环切术的60例患儿,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普遍存在紧张、焦虑、担心、恐惧心理,甚至延误手术进程、愈合时间和手术效果。

    1.2护理方法

    1.2.1实验组

    1.2.1.1术前心理护理通过观察患儿术前心理状态变化,从患儿就诊、手术至愈合各环节贯穿心理护理。给患儿讲解有关医学常识,做好解释指导工作,传授有关正确的性知识,给患儿准备一定的书面材料,使其了解发病的原因,向患儿及家长详细介绍包皮环切术的必要性和手术的大概过程,尤其要详细说明先行包皮翻转、粘连松解、局部清洁积垢的重要意义,让患儿和家长知道此方法操作简单,时间短,疼痛程度轻,一般2~3 d创面便可愈合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