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14
编号:13682886
CT与MRI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15日 王会光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探讨CT与MRI对脊柱结核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诊治疑似脊柱结核35例进行CT与MRI检查。结果:本组疑似脊柱结核35例经检查,18例病变累及胸椎,12例病变累及腰椎,5例病变累及骶椎;连续2个及2个以上椎体破坏31例,占88.57%。CT与MRI检查对椎体、椎间盘破坏、椎旁肿块或脓肿诊断敏感性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对硬膜外或椎孔侵犯、韧带下扩散、脊膜强化诊断敏感性较高,显著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对脊椎结核死骨钙化诊断具有较高敏感性,显著优于MRI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脊柱结核诊断中CT与MRI具有显著的优势互补,特别是在对不典型脊柱结核诊断更具有互补性,提高诊断避免误诊。

    【关键词】 CT; MRI; 脊柱结核

    中图分类号 R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4-0059-02

    结核是世界性疾病,而我国更是结核高发国家,脊柱结核往往是继发于肺结核及少数发生于消化系统结核,是结核杆菌经血液播散至脊柱,椎骨进行破坏发生变性坏死。脊柱结核对脊柱破坏较为严重[1],可以导致下肢瘫痪、脊柱畸形具有高致残率。由于脊柱结核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临床诊断困难,需要影像诊断支持。近年来随着医疗设备的改善,磁共振成像(CT)与磁共振成像(MRI)已经得到广泛普及,对CT与MRI在脊柱结核诊断价值和各自的优势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诊治疑似脊柱结核35例,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32~74岁;病程2个月~3年;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腰酸、腰背痛,同时结核全身临床中毒症状低热、盗汗、乏力等。所有病例均进行CT、MRI检查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