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26
编号:13662003
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高位硬膜外麻醉的价值评价(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15日 彭侃 廖玉玲 周正洋
第1页

    参见附件。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注射鲁米那钠,剂量为0.1 g,阿托品,剂量为0.5 g,用药方式均为肌注[2]。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立即监测生命体征,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并根据手术的部位选择T3~4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向头部置管,长度为3~5 cm,回收无脑脊液和血液,通过硬膜外导管注入3 ml浓度为1%的盐酸利多卡因,5 min之后对患者的感觉阻滞平面进行测定。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盐酸布比卡因进行麻醉,操作步骤为:将8 ml浓度为0.375%的盐酸布比卡因注入;观察组采用甲磺酸罗哌卡因进行麻醉,操作步骤为:将8 ml浓度为0.447%的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入[3]。

    1.3 效果判定标准

    记录两组患者的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最大阻滞时间并进行分析比较[4]。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目前的麻醉方式主要有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相比于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可以不同程度的抑制机体产生的应激反应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