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其它 > 呼吸衰竭
编号:13657529
纳洛酮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1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433
     【摘要】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病例资料将所有的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28例予常规治疗,研究组32例予常规治疗+纳洛酮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静脉血气分析中PaO2、PaCO2、FEV1/FVC的变化及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两组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7.9%,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0.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O2、PaCO2、FEV1/FV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治疗中疗效显著,能有效提高PaO2的浓度、FEV1/FVC的比值,降低PaCO2的浓度,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参考。

    【关键词】 纳洛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中图分类号 R56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33-0025-02
, 百拇医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由于病情严重,并发症多,临床有效的治疗药物有限,故而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笔者所在医院在2012年2月-2014年2月采用纳洛酮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60例患者。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50~80岁,平均(67.5±4.6)岁;根据患者的病例资料,将所选患者分为对照组28例和研究组3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见表1。

    1.2 诊断标准

    (1)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2)急性发作。(3)主要症状:呼吸困难、胸闷气促、咳嗽、咳痰等。(4)体征:胸廓前后径增大,双侧语颤减弱,叩诊可闻及过清音,听诊可闻及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等[1-3]。(5)实验室检查:FEV1/FVC<70%及FEV1<80%,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可确诊。
, http://www.100md.com
    1.3 排除标准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但未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4-5];(2)近期使用激素治疗其他疾病的患者;(3)合并感染、脑卒中的患者;(4)有糖尿病、冠心病的患者;(5)对纳洛酮过敏的患者;(6)不合作的患者及其家属;(7)住院天数<10 d的患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常规治疗。(1)一级护理,予吸氧、吸痰,连续7 d;(2)沙丁胺醇雾化吸入缓解支气管症状,连续7 d;(3)氨茶碱注射液10 ml静滴,2次/d,连续7 d;(4)乙酰半胱氨酸、盐酸氨溴索联合使用,静滴,连续7 d;(5)地塞米松10 mg静滴,1次/d,连续5 d。

    1.4.2 研究组 常规治疗+纳洛酮治疗。常规治疗同对照组。纳洛酮5 μg/kg静滴,1次/d,连续7 d。
, http://www.100md.com
    1.5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静脉血PaO2、PaCO2、FEV1/FVC的变化及患者的临床表现。最后统计分析其临床疗效。

    1.6 疗效判定标准

    主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相应的辅助检查为依据来评定。显效: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临床症状缓解,无明显不适,静脉血PaO2>75%、PaCO2<45%、FEV1/FVC>70%;好转: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临床症状基本缓解,较前好转,静脉血PaO2较前升高、PaCO2较前降低、FEV1/FVC较前升高;无效:患者处于病危或病重状态,或患者临床症状恶化,或者患者死亡、转院等[6-7]。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百拇医药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PaO2、PaCO2、FEV1/FVC比较

    治疗前,两组PaO2、PaCO2、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O2、PaCO2、FEV1/FV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疗效比较

    两组经不同治疗后,其中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7.9%,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0.6%,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是指患者的临床表现明显加重,发生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或者二氧化碳潴留的一种临床表现[8-10]。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本研究显示:纳洛酮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治疗中疗效显著,能有效提高PaO2的浓度、FEV1/FVC的比值,降低PaCO2的浓度。这说明了纳洛酮在治疗此病的临床疗效是相对有效的。正如刘艳秀[2]指出,纳洛酮在治疗本病时安全性高、疗效显著并且稳定、机体对本药还有较强的耐受性等优势。并且,据相关报道,当组织缺氧时,组织中的内源性阿片样物质会大量释放入血,引起血浆的β内啡肽升高,致使机体发生相应的损害,从而导致患者的病情恶化。然而,纳洛酮是一种阿片类拮抗药,能有效降低β内啡肽升高,减少对机体的损害;并且,纳洛酮能使呼吸中枢产生兴奋性,对患者具有一定的促醒作用[11]。由于纳洛酮有此功能,故而能使患者较快的恢复呼吸,能更好的排除潴留在体内的二氧化碳,同时增加氧气的吸入,从而缓解患者低氧、高碳酸血症的临床表现。所以纳洛酮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 http://www.100md.com
    综上所述:纳洛酮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治疗中疗效显著,能有效提高PaO2的浓度、FEV1/FVC的比值,降低PaCO2的浓度,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参考。

    参考文献

    [1]朱茜文.纳洛酮辅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42例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7):45-46.

    [2]刘艳秀.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5):71-72.

    [3]侯宜志.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2,21(11):72-73.

    [4]高双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应用有创机械通气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4(5):129.
, 百拇医药
    [5]李战炜.纳洛酮治疗Ⅱ型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38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141-142.

    [6]崔艳红.纳洛酮配合健康教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3):144-145.

    [7]占开文.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氧代谢及肺功能的影响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4):27-28.

    [8]樊淑青.呼吸指数监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治疗效果评估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5):1-2.

    [9]朱立柏,邓卓超,谢雨朗,等.序贯有创-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临床价值探讨[J].吉林医学,2014,35(7):1372-1373.

    [10]金敬顺,李娟.BiPAP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及常见问题处置[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1(11):154-155.

    [11]孙春才.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6):40-41.

    (编辑:何玉勤), 百拇医药(朱咏才 刘容梅 刘庆华 李远安)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其它 > 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