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33
编号:13657402
外伤性肝破裂的临床治疗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1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433
     观察所有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结果,83例手术患者中行单纯性肝脏缝合修补手术患者共53例(63.86%),数量最多;其次为清创性肝脏切除术患者,共11例(13.25%)。该结果产生的原因包括:首先,Ⅱ~Ⅲ级肝破裂患者共31例(36.05%),Ⅱ级肝破裂损伤患者裂口相对较浅,出血量相对较少,在清创完成后进行单纯性肝缝合术即能够取得理想疗效;Ⅲ级肝破裂患者肝脏呈粉碎性破裂,包膜下血肿面积>50%,且血肿破裂造成活动性出血,肝组织损伤严重,无法进行缝合,适合采取清创性肝脏切除手术。观察所有患者的治疗情况,手术治疗患者死亡3例,原因为严重性合并伤致治疗无效,提示术前应充分评估患者其它脏器的合并伤,术中注意控制合并损伤引起的出血。

    观察治疗前后83例存活患者的肝功能相关指标情况,可得治疗前患者的ALT、AST均较正常水平(ALT正常值10~40 U/L,AST为13~35 U/L)显著提升,治疗后上述两项指标下降至(86.42±7.46)U/L、(74.19±8.06)U/L,显著低于治疗前,说明非手术及手术治疗均取得一定疗效。肝细胞遭到破坏后人体内的ALT与AST即会升高,在非手术治疗中主要通过抗感染、抗休克、补液治疗等方式,控制肝损伤病情的发展;手术治疗通过腹内探查明确出血部位、性质及其他合并伤情况,予清创、切除、止血、缝合等方式进行治疗,能够清除包膜下血肿,切除坏死的肝组织,控制出血,保障健康肝组织,从而降低ALT、AST值[6-8]。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临床高危因素,伤情严重度较高、出血量大、手术时间长或脉搏跳动次数多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显著高于同组情况较好的患者,提示术后护理工作应重点看护上述临床指标较为不利的患者。外伤性肝破裂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水平,有待于临床进一步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外伤性肝破裂的临床治疗应注意在及时诊断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选择正确的术式,同时注意控制临床中的高危因素,有效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病率。

    参考文献

    [1]何非.70例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25(10):80-81.

    [2]侯海春.外伤性肝破裂28例保守治疗体会[J].河北中医,2012,34(7):1110.

    [3]高深,霍丽民,彭永刚.外伤性肝破裂临床治疗探究[J].医药论坛杂志,2013,34(5):101-102.

    [4]顾强.80例外伤性肝破裂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中医药,2012,10(7):37.

    [5]柴宏伟,韩书北.探讨治疗外伤性肝破裂的有效方法[J].亚太传统医药,2013,9(9):102-103.

    [6]张光玉.外伤性肝破裂的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8):56-57.

    [7]代建国.创伤性肝破裂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2):109.

    [8]朱兆星,罗鹏.严重创伤性肝破裂11例手术治疗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1):96-97.

    (编辑:金燕), 百拇医药(耿立平)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