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药资源 > 药用植物栽培 > 种植动态
编号:13657592
口腔修复膜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效果的临床观察(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1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433
     【摘要】 目的:对口腔修复膜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笔者所在医院实施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术进行治疗患者中选取68例,根据患者所用修复膜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钛膜进行引导骨再生)和治疗组(采用由瑞士盖氏制药有限公司的天然双层胶原膜Bio-Gide进行引导骨再生),每组各34例,对比两组患者种植修复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治疗1周后骨厚度、植骨厚度。结果:治疗组患者种植修复成功率94.12%、不良反应发生率5.88%、治疗1周后骨厚度为(2.605±0.531)mm、植骨厚度为(2.388±0.457)mm,对照组患者种植修复成功率73.53%、不良反应发生率29.41%、治疗1周后骨厚度(2.315±0.321)mm,植骨厚度(2.127±0.384)mm,两组种植修复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1周后股厚度及植骨厚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术中采用瑞士盖氏制药有限公司的天然双层胶原膜Bio-Gide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 口腔修复膜; 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术
, http://www.100md.com
    中图分类号 R7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33-0146-02

    牙缺失属于口腔科常见病症,不仅可导致患者咬合不良,在长期牙缺失下患者可发生牙齿磨损,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会对患者生活产生严重影响[1-2]。牙种植术做为一种有效修复牙缺失的方法,可以大大减少传统活动修复的不适感,显著改善患者美观度,增加咀嚼效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为更好的达到这种目的,笔者进一步了解分析了口腔修复膜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效果的临床效果,特从笔者所在医院施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术进行治疗患者中选取68例进行研究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68例患者实施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术进行治疗,并按照所用口腔修复膜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治疗组中男18例,女16例;患者年龄25~50岁,平均(39.58±1.17)岁;4例为前牙,22例为磨牙,8例为前磨牙;对照组中男19例,女15例;患者年龄25~51岁,平均(42.06±1.21)岁;3例为前牙,25例为磨牙,6例为前磨牙。两组实施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术进行治疗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 百拇医药
    1.2 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68例实施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入院后均采用瑞士ITI非埋植型两段式种植体和由美国欧司海斯公司生产的Bio-Oss小牛骨粉实施牙种植术进行治疗,操作者依据常规手术方法将种植体置入患者缺损区域里,依据患者需要植入骨材料,用生理盐水对骨粉进行浸湿之后将其放置在种植体侧骨缺损区域,对患者牙缺失创面大小和形态进行观察并选取修复膜。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利用肽膜进行引导骨再生治疗,而治疗组患者采用由瑞士盖氏制药有限公司的天然双层胶原膜Bio-Gide进行引导骨再生,在放置好的边缘处覆盖2~3 mm,之后用间断缝合方法关闭创口。术后,采用常规抗生素对患者进行治疗,避免其出现感染现象。

    1.3 疗效判定标准

    依据我国卫生部关于疾病的治疗修复效果评定标准对本次研究选取的68例实施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术进行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其中,成功: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后,其种植体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且在缺损区域里长出新骨,同自体骨相结合;失败: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后,没有达到成功标准。临床种植修复成功率=成功患者例数/总选取患者例数×100%[4]。
, http://www.100md.com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骨厚度和植骨厚度,通过游标尺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1周后的骨厚度和植骨厚度进行测量[5]。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种植修复效果对比

    治疗组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后,其种植修复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 百拇医药
    治疗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骨厚度和植骨厚度

    治疗组患者实施临床治疗1周后,其骨厚度为(2.605±0.531)mm,植骨厚度为(2.388±0.457)mm;对照组患者实施临床治疗1周后,其骨厚度为(2.315±0.321)mm,植骨厚度为(2.127±0.384)mm。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骨厚度和植骨厚度,治疗组患者治疗1周后骨厚度和植骨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引导骨再生(GBR)技术指的是利用屏障膜的特性,阻止源自于周围软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确保骨面外成骨细胞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增殖,从而实现阻止再生与定向修复的治疗目的[6-7]。在为牙缺损患者行引导骨再生技术治疗时,其中屏障膜是极为关键的一点,需具备相应的硬度以确保骨再生有充分的空间环境,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固位[8-9]。国内已有研究显示,屏障膜材料具备的性能对GBR技术的成败有直接影响,屏障膜对于引导骨再生过程有重要作用[10-12]。
, http://www.100md.com
    Bio-Gide是一种可吸收的、无细胞毒性的双层胶原膜,属于生物膜,具有良好的血凝块稳定功能及细胞隔离功能,其在一定时间内出现降解现象,该种降解物质对患者产生的影响较小[13-14]。有效促使缺损区植骨细胞的生长,与此同时,还可促使新生成骨组织贴合到生物膜上,促进植骨生长,加强自体骨和新生骨的结合,且不会导致宿主发生免疫排除反应,故而可作为GBR技术中的口腔屏障膜应用,且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15-16]。本次研究在为68例牙缺失患者实施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术进行治疗时,对照组采用肽膜展开引导骨再生治疗,而治疗组采用瑞士盖氏制药有限公司的天然双层胶原膜Bio-Gide展开引导骨再生治疗,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种植修复成功率94.12%、不良反应发生率5.88%、治疗1周后骨厚度为(2.605±0.531)mm、植骨厚度为(2.388±0.457)mm,对照组患者种植修复成功率73.53%、不良反应发生率29.41%、治疗1周后骨厚度(2.315±0.321)mm,植骨厚度(2.127±0.384)mm。以上数据说明,治疗组患者种植修复成功率、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1周后骨厚度、植骨厚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结果同李铁军[12]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http://www.100md.com(龚莹)
1 2下一页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药资源 > 药用植物栽培 > 种植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