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33
编号:13657597
ICU危重症患者的静脉用药安全管理(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1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433
     【摘要】 目的:探讨ICU危重症患者用药的风险因素,并提出安全管理措施,减少用药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及保证医疗安全。方法:收集笔者所在科静脉用药中的不良事件,并对其进行分析整理,制定相关安全管理措施并实施,对实施后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通过规范化管理后,静脉用药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之前未进行规范化管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针对性用药安全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危重患者的静脉用药安全。

    【关键词】 ICU; 静脉用药; 管理; 用药安全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33-0155-02

    据统计,医疗诉讼案件中涉及药物使用纠纷的约占37%[1]。ICU是集中救治危重症患者的特殊场所,其收治的患者具有病情危重、病种较多及病情变化较快等特点,其临床药物使用的安全性与患者的生命息息相关[2]。护理工作者作为药物治疗的执行者和直接监护者,在临床用药的各个环节中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危重症患者的用药安全管理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医疗护理质量。现对笔者所在医院ICU的药物使用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安全用药管理措施,并后续进行对ICU药物使用进行安全管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 ICU药物使用回顾性分析

    1.1 临床资料

    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ICU监护10 h以上的危重患者,共有350人,其中发生静脉用药不良反应事件60例。

    1.2 静脉用药护理的不良事件情况

    静脉用药护理的不良事件主要包括用药错误、局部外渗、患者血压不稳定、血糖不稳、镇静过度、组织坏死等,见表1。

    表1 60例静脉用药护理的不良事件及发生构成比

    不良事件发生例数(例)构成比(%)

    用药错误(多用漏用错用)1626.6

    局部外渗1220.0
, 百拇医药
    血压不稳定1016.7

    血糖不稳711.7

    镇静过度610.0

    组织坏死46.7

    其他58.3

    1.3 危重症患者用药过程中的风险因素

    分析这些ICU中静脉用药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具体可能包括:药物保存管理、执行医嘱过程、给药过程、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制度执行方面等风险因素,下面具体阐述之。

    1.3.1 药物保存管理方面的风险因素 药品未能按说明书要求进行储存,例如需要冷藏保存的药品没有按要求储存。不按照说明书进行储存容易影响了药品的稳定性,这样极易增加用药风险。另外,如高危药品无醒目标志、毒麻药品未专柜保管、抢救车内药品未标识有效期等这些药物保存管理方面的风险因素,亦易直接造成静脉用药护理风险的发生。
, http://www.100md.com
    1.3.2 执行医嘱过程中的风险因素 在ICU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口头医嘱,护士未能大声复述或所用药物未经双人核对,常会导致执行医嘱错误,因此增加了静脉用药的风险。另外,如果药物配制过早可能会引起静脉用药的风险。由于护理工作繁忙,护理人员相对缺乏,往往为了避免其他护理工作耽误两位及多位患者的输液,护士会利用空闲机会可能将药液配制好,致使在临床工作中时有静脉输液药物配制过早的情况发生。配制好的液体如果放置时间过长,药物易分解,使疗效降低及可能增加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还会破坏药品的密闭状态,增加细菌的繁殖机会[3]。

    1.3.3 给药过程中的风险因素 给药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包括给药途径不正确、给药方法不正确、给药时间或浓度不合理等[4]。如护士用50 ml普通注射器包上黑布代替专用避光注射器泵入硝普钠溶液、胰岛素微泵时间超过24 h和血管活性药物外周静脉注射致组织坏死等事件。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医生会根据药物的半衰期及药代动力学等,明确静脉给药时间以及规定输液的滴速,以维持有效血药浓度,保证药物的临床疗效。但有些护士未认真执行医嘱,未能严格执行给药时间或控制滴速,造成药物输注时间过长或过短,这样会无法维持药物在患者体内的有效血药浓度或超过药物有效半衰期,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或发生输液不良反应,使患者静脉用药风险增加。
, http://www.100md.com
    1.3.4 人力资源管理风险 人力资源不足或分工不合理,按职称及工作能力进行人员搭配不科学,弹性排班执行不正确,势必出现护理人员超负荷工作或人员过剩造成自我松懈及麻痹,导致各种用药环节的风险发生[3]。

    1.3.5 制度执行风险因素 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护理操作规范等是患者安全用药的保证。不严格执行护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导致的护理缺陷是一种发生率高、损害大及后果严重的风险之一。

    2 危重症患者静脉用药安全管理措施及效果评价

    2.1 危重症患者静脉用药安全管理措施

    针对上述ICU药物使用的回顾性分析及风险因素的分析,制定了危重症患者静脉用药安全管理措施,具体措施见下。

    2.1.1 加强药品的管理 高危药品实行定点、定量及专人管理。专职管理人员定期检查并及时补充,每周对药品的数量、质量及有效期进行检查。同时根据高危药品种类进行分类管理,抢救药品放入抢救车内,并示有醒目的标志,毒麻药品应专人保险箱管理,以及需低温储存的药品一定放入冰箱保存。每月应定期对所有药品进行仔细核查,每种药物均应逐支或逐瓶查看药物的形状和有效期情况,仔细辨别药物有无变质与潮解等现象,仔细检查药名和有效期等字迹标识是否清晰。核查过程中如遇到药名和有效期等不清晰的药品一律予以弃除;对于有效期为当月的药物,则特定盒存放,并做明显标识,提醒在给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时优先使用;对于有效期在当季度的药物则放在该类药物的前方或上方,并按照前拿后放、上拿下放的使用原则,确保药品不过期[6]。, 百拇医药(杨顺银)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