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5年第34期
编号:12779060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2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5年第34期
     【摘要】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1日-2014年5月1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输卵管妊娠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甲氨蝶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肿块消失时间以及hCG转阴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输卵管妊娠患者实施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缩短妊娠包块消失时间以及hCG转阴时间,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甲氨蝶呤; 米非司酮; 输卵管妊娠

    中图分类号 R714.2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34-0040-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5.34.016

    现阶段由于性紊乱、性开放、性传播性疾病、剖宫产、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等多种因素影响,全世界范围内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均有提高,是早期妊娠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国内外的输卵管妊娠发生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且青少年发生异位妊娠的案例所占比例不断增加,故治疗时要求保存生育能力的年轻患者越来越多。近年来,随着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测定灵敏度日益上升以及B超技术的提高,大多数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均能得到早期准确诊断[1]。为早期治疗提供了时间保证,也为药物保守治疗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目前,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有着相对较好的治疗效果。为了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本文选取2012年5月1日-2014年5月1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输卵管妊娠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1日-2014年5月1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输卵管妊娠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输卵管妊娠的诊断标准和采用药物保守治疗的条件,且排除有米非司酮药物禁忌证和甲氨蝶呤药物禁忌证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年龄18~38岁,平均(26.1±2.9)岁;属于初次妊娠的患者有5例,属于有妊娠史的患者有25例。对照组30例,年龄18~39岁,平均(26.0±3.5)岁;属于初次妊娠的患者有6例,属于有妊娠史的患者有24例。两组患者年龄、妊娠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已经签署了相关的知情同意书,经医院有关委员会审核批准通过。

    1.2 治疗方法

    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米非司酮药物的剂量为50 mg,口服,2次/d,连续服用3 d。配合甲氨蝶呤治疗,给予患者甲氨蝶呤药物肌肉注射,剂量为20 mg,1次/d,并且连续治疗5 d。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单纯性的甲氨蝶呤治疗,给予患者甲氨蝶呤药物肌肉注射,剂量为20 mg,1次/d,并且连续治疗5 d。在实施治疗之前均需要详细检查患者的体温、脉搏、血压、血常规、肝肾功能、β-hCG值以及妊娠包块的大小情况等,在患者用药期间需要及时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腹痛以及阴道流血量等情况,如病情无改善,甚至发生急性腹痛或输卵管破裂症状,则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手术治疗。在用药治疗期间应尽量卧床休息,且禁止性生活以及盆浴。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标准

    (1)临床效果: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为用药后14 d血β-hCG下降并连续3次阴性,腹痛缓解或消失,阴道流血减少或停止,妊娠包块缩小甚至消失。无效为患者用药之后出现腹痛症状,经B超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妊娠包块出现增大现象,患者血清中的β-hCG浓度值未降低甚至出现升高的症状,子宫直肠陷凹积液明显增多而改为手术治疗者[2]。显效即总有效。(2)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包括呕吐、肝损、口腔溃疡以及骨髓抑制,并做好详细记录与比较。(3)观察患者的肿块消失时间以及hCG转阴时间情况,并做好详细记录与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9.142,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妊娠包块消失时间与hCG转阴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肿块消失时间与hCG转阴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163,P>0.05),详见表3。

    3 讨论

    现阶段,输卵管妊娠的有效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但是由于手术治疗非常容易引起患者的手术后粘连症状,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育能力[3]。有证据表明,药物治疗避免了手术造成的创伤、痛苦与瘢痕、周围组织粘连和术后并发症等,同时可最大限度地保全了患者的生育功能,在长期疗效和短期疗效方面与保守性腹腔镜手术具有可比性,而药物保守治疗比手术有更高的日后宫内怀孕概率,可满足患者的生育要求,同时药物保守治疗更为方便经济[4]。因此,在早期诊断出输卵管妊娠的时候,特别是对有保存生育能力要求的年轻患者,应对其实施药物保守治疗。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可以起到相对较好的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妊娠包块消失时间以及hCG转阴时间[5]。本研究中对输卵管妊娠患者实施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也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甲氨蝶呤是一种能够滋养细胞的高度敏感性抗代谢药物,属于叶酸拮抗剂,可以有效抑制患者细胞内部嘌呤核苷酸以及胸腺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从而结合二氢叶酸还原酶来干扰DNA的有效合成,造成滋养细胞的增殖活动受阻,导致患者胎盘绒毛受到损害,在一定程度上杀死胚胎,一般情况下无相对明显的副作用,也不会增加患者的流产率以及胎儿的畸形率[6]。目前已经被证明滋养细胞对它有着高度敏感,在应用甲氨蝶呤之后,会使患者细胞内部的叶酸在无活性的状态下形成积贮,从而抑制患者细胞内部胸腺嘧啶核苷酸以及嘌呤核苷酸的有效合成,造成滋养细胞的死亡。此外,尽管甲氨蝶呤会杀死胚胎,然而其对患者输卵管扰管壁有一定的修复作用,能有效保持输卵管的通畅[7]。米非司酮药物则具有一定的抗糖皮质激素以及抗孕酮的作用,可以竞争性的阻断患者孕酮与受体的有效结合,使绒毛蜕膜变性,胚胎坏死,从根本上达到杀胚的目的[8]。从专业化理论角度出发,使用子宫内部早孕药物的实际流产剂量来治疗患者的异位妊娠很难达到很好的效果,但大剂量使用的成功率大部分都在90%以上[9]。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药物治疗,在杀胚胎方面起到协同作用,加速滋养细胞的死亡,大大提高了杀胚有效率,缩短了血β-hCG转阴时间,且副作用不明显,可以起到相对明显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中,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肿块消失时间以及hCG转阴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输卵管妊娠患者实施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缩短妊娠包块消失时间以及hCG转阴时间,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柯静.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8):207-208.

    [2]谢幸,苟文丽,主编.妇产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0(6):56.

    [3]任晓坤.异位妊娠患者尿β-hCG水平变化的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101-102.

    [4]刘芳.心理护理在异位妊娠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103-104.

    [5]刘桂兰,赵铭宇,韩丽,等.从《内经·养生篇》理论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下调的病因病机[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109-110.

    [6]黄文静.异位妊娠的临床治疗及护理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152-154.

    [7]熊艳,张建,刘琴,等.妊娠合并子宫肌瘤72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4):104-105.

    [8]周江妍,王慈英,汪利群,等.腹腔镜下抽芯法输卵管切除术治疗输卵管积水对卵巢功能影响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6):31-33.

    [9]丁华峰,何莲芝,施素华.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2,17(4):445-447.

    (收稿日期:2015-08-08) (编辑:张爽), 百拇医药(倪息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