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5年第34期
编号:12779255
血液透析中血液丢失因素与护理对策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2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5年第34期
     3.1 防止循环管路开放

    本组研究中,循环管路开放因素失血发生率为6.2%,发生率较高,且管路开放处理不及时有可能造成较大失血量,是血液丢失重要因素之一。具体到细节,透析器破膜占7.7%,连接不牢占30.7%,管路夹子或盖帽出现松动占23.1%;穿刺针脱出占15.4%;经静脉壶注药未立即关闭开关引发血路开放占23.1%。可见防止循环管路开放的措施重在预防,在患者上机透析治疗前需由工作人员对管路与透析器进行仔细检查,注意内瘘针连接位置有没有按螺纹完全拧紧;动、静脉壶及各侧管上的全部夹子是否完全夹紧;患者在上机后需由工作人员再次对各个连接口进行检查,确认其具有较高严密性;在血液透析时,不管用药还是在排气后均需立即夹紧夹子,在透析中提高巡视强度,如有出血症状或透析器出现破膜,需及时停泵进行合理处理。

    3.2 避免穿刺口有渗血症状

    本研究数据显示针眼渗血的发生率最高,达14.8%,提示穿刺口渗血应为血液丢失最常见因素。穿刺口渗血护理主要体现在预防和处理两个方面。部分初次透析患者在透析时选择直接动静脉穿刺,能穿刺的选择范围比较狭窄,但应尽可能防止在同一位置进行重复性穿刺,避免对穿刺针处进行反复调整,由此可以防止穿刺针发生摇摆使得穿刺口增大;而且应动员患者实施动静脉瘘术建立透析通路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4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