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6年第21期
编号:12864957
替吉奥联合同步放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探究(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7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21期
     【摘要】 目的:探讨替吉奥联合同步放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4年8月-2015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局部晚期胃癌老年患者共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给予对照组放疗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替吉奥胶囊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缓解率为64.7%,1年生存率为76.5%,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同步放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胃癌,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不会加重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关键词】 替吉奥; 同步放疗; 胃癌; 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3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1-0038-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6.21.019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胃癌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在老年群体中较为显著。胃癌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部分患者会表现为上腹部轻度不适、消化不良等症状,一旦确诊往往就已发展到中晚期,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消瘦、乏力、上腹部持续性疼痛以及腹水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1]。目前,临床上治疗胃癌疾病主要采用放疗的方式,但单纯的放疗治疗胃癌效果并不理想。本次研究将2014年8月-2015年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68例局部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替吉奥联合同步放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局部晚期胃癌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所有患者均经实验室检查后确诊为局部晚期胃癌,排除放疗禁忌证患者,且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观察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61~78岁,平均(67.87±3.54)岁。疾病类型:分化癌患者共15例,高分化癌患者共8例,低分化癌患者共7例,印戒细胞癌患者共4例;对照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62~79岁,平均(68.45±3.13)岁。疾病类型:分化癌患者共17例,高分化癌患者共9例,低分化癌患者共6例,印戒细胞癌患者共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放疗治疗。采用逆向适形调强放疗系统进行治疗,指导患者双手抱头,取仰卧位,采用真空负压垫与立体定位框架进行体表标志,调节螺旋CT层厚为5 mm,对患者进行连续性扫描,并参考X线与胃镜检查结果,对患者的肿瘤体积、临床靶区以及计划靶区进行勾画,设计6个照射野,其中,照射剂量为1.8 Gy/次,总剂量为45 Gy,5次/周。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替吉奥胶囊治疗。患者口服替吉奥胶囊(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802),2次/d,50 mg/次,持续服用8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1年生存率情况。其中,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以及肝肾功能异常等。

    1.4 疗效评价标准

    依据实体瘤疗效判定标准进行患者疗效评定[2]。完全缓解:患者的肿瘤完全消失,能够维持4周以上,且未出现新病灶;部分缓解:患者的肿瘤体积消失≥50%,能够维持4周以上,且未出现新病灶;稳定:患者的肿瘤体积消失<50%或肿瘤体积增大≤25%;病变进展:患者的肿瘤体积增大>25%,或者患者出现新病灶。临床总缓解率=(完全缓解例数+部分缓解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 19.0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缓解率为64.7%,对照组的总缓解率为35.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94.1%,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82.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比较

    观察组1年生存率为76.5%(26/34),对照组的1年生存率为44.1%(15/34),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7.4327,P<0.05)。

    3 讨论

    胃癌属于临床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可出现于胃各个部位,其中,以胃窦、贲门最为常见[3]。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临床上治疗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胃癌患者时,主要采用放化疗、中医药联合等方式进行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胃癌的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而腺癌对射线的敏感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较低的照射量往往无法有效杀死肿瘤细胞,一旦照射量能够有效杀死肿瘤细胞的时候,则往往会对患者体内的正常细胞、胃黏膜等组织造成一定的损伤,影响治疗效果[4]。

    近几年,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放疗用于治疗多种类型的胃癌取得了良好效果。由于化疗药物具有放射增敏的作用,能够有效增加放疗的治疗效果,因此,对于不能接受手术切除治疗的局部晚期胃癌患者,往往可以采用放疗联合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但由于老年胃癌患者因年龄的增长自身机体机能逐渐衰退,导致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接受化疗治疗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不良反应,从而影响了临床治疗效果[5]。目前,化疗药物的种类相对较多,主要包括5-氟尿嘧啶(5-FU)、紫杉醇以及顺铂等药物,这些药物用于治疗体质较好的胃癌患者,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对于体质相对较差的患者,因患者无法忍受药物的毒性,因此,采用这种方式治疗时,不仅治疗效果有限,同时还有可能会进一步减弱患者的体质[6]。因此,采用合理的药物治疗局部晚期胃癌患者,对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百拇医药(李俊伟)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