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6年第35期
编号:12982592
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2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35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从2015年1-12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的100例患儿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性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儿。所有患儿均给予综合性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个性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较之对照组患儿的76.0%显著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高热消退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均较之对照组患儿显著早,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胃肠反应、皮疹、静脉刺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较之对照组患儿的28.0%显著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中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促使患儿的临床症状在短时间内得到缓解,且降低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提升患儿的临床治疗安全性。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 应用效果
, http://www.100md.com
    doi:10.14033/j.cnki.cfmr.2016.35.05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5-0111-03

    小兒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儿科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由于感染支原体而引发的。支原体是一种细胞内的微生物,患儿一旦感染了支原体就很难进行有效清除,且支原体感染严重时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给患儿的健康带来极大威胁,同时也给临床治疗和护理带来较大的难度[1]。临床研究表明,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治疗过程中,辅以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干预,对于促使患儿取得更加显著的临床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笔者对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实施了个性化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从2015年1-12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的100例患儿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性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儿。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6个月~11岁,平均(8.3±1.3)岁;病程1~6 d,平均(3.0±1.0)d。对照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
, 百拇医药
    8个月~10岁,平均(7.4±1.4)岁;病程1~8 d,平均(3.1±1.2)d。两组患儿的各项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给予综合性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个性化护理,个性化护理措施如下。

    1.2.1 个性化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首先对入院的患儿实施心理状况评估,准确地对患儿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判断。据此制定符合患儿具体情况及需求的心理护理方案,采取一对一的方案,对患儿实施全程心理护理。与此同时,护理人员需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指导,积极地解答患儿家长所提出的问题,缓解患儿家长的焦急、不安、紧张等心理情绪,使患儿家长更加信任护理人员,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也能够促使患儿家长更加配合临床工作,从而提高患儿的治疗、护理依从性[3]。

, 百拇医药     1.2.2 个性化临床症状护理 护理人员需积极地与临床医生进行沟通,全面了解患儿的具体病情,掌握患儿的临床治疗方案,据此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临床症状护理方案。首先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儿的心率、体温、呼吸频率等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一旦出现异常或者是紧急情况要及时与临床医生进行沟通,以便临床医生及时根据患儿的病情变化制定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对其实施有效治疗[4]。针对咳嗽症状比较严重的患儿,护理人员需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给患儿应用合理的化痰止咳药物,对于症状较为严重的患儿,在必要时给予吸痰处理或者是雾化吸入治疗[5]。

    1.2.3 个性化用药护理 护理人员要协助临床医生和药师对患儿的身体情况进行准确的评估,在此基础上为每一位患儿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治疗方案,为患儿选择合理的抗生素实施治疗。由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药物比较敏感,因此,在对患儿实施治疗时可首先考虑选择青霉素、阿奇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6]。但是长期的临床实践表明,以上两种抗生素在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过程中,对患儿的胃肠道刺激性比较大,很容易引起患儿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道反应[7]。鉴于此,护理人员需积极地向临床药师咨询获取患儿应用药物的药物信息,并且向临床药师咨询相关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为了有效地避免患儿发生呕吐,可以在患儿进食之后给予适量的维生素B6来预防呕吐,同时在患儿进行输液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将药物滴注的速度保持在8~12滴/min为宜。一旦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较为严重的胃肠道反应,护理人员首先要向临床医生报告,并且在临床医生和药师的指导下及时地调整患儿的治疗方案。
, 百拇医药
    1.2.4 个性化饮食和运动护理 护理人员要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为每一位患儿制定个性化的饮食和运动方案。在方案制定出来之后,护理人员需指导患儿家长给患儿加强营养,帮助患儿增强体质和抵抗力;叮嘱患儿家长避免给患儿进食刺激性较强的食物,多给予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且热量较高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特别是多进食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多给患儿饮水。指导患儿家长早日帮助患儿开展户外锻炼,特别是积极地进行呼吸运动锻炼,以此来帮助患儿提高机体免疫力,促使其快速康复。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经治疗后,患儿体温恢复正常,身体各部分指标均恢复正常,胸部X线片检查提示无阴影;有效:经治疗后,患儿体温降低,胸部X线片检查提示阴影减少;无效:经治疗后,体温无改善,胸部X线片检查提示阴影无吸收甚至加重[8]。总有效=治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百拇医药(蔡建英)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