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9年第7期
编号:13390020
负压引流技术和传统方法在治疗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临床价值评价(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3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7期
     【摘要】 目的:评价负压引流技术与传统方法在治疗四肢骨折内固定术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8年1月四肢骨折行内固定术并发感染的84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的患者41例(T组),接受清创和抗感染药物治疗;采用负压引流技术治疗的患者43例(N组),在接受清创和抗感染药物治疗的同时加用负压引流技术。观察两组患者感染创面的恢复情况。结果:T组

    41例患者中,复发19例,截肢2例,治愈率48.8%(20/41)。N组43例患者,复发8例,截肢1例,治愈率79.0%(34/43);N组治愈率高于T组,复发率低于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接受清创和抗感染药物治疗的同时加用负压引流技术,能有效地治疗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预后。

    【关键词】 负压引流; 内固定; 四肢骨折; 感染

    doi:10.14033/j.cnki.cfmr.2019.07.08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07-0-02

    在日常骨科诊疗活动中,四肢骨折最为常见[1]。其中又以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尤为普遍。绝大多数感染为浅层感染,仅需换药即可愈合,但一旦患者骨折深处处发生感染,就需要洗取出内固定,行清创术治疗[2-3]。治疗过程较为困难。且深层感染可引起慢性骨髓炎,嚴重者甚至会导致截肢,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主要评价两种方法治疗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情况。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自2013年1月-2018年1月闭合或开放性四肢骨折接受内固定术后发生感染患者,纳入标准:(1)均为开放或闭合性四肢骨折行内固定术后发生感染且未取出内固定者。(2)无手术禁忌证。(3)血糖正常、无糖尿病。(4)无精神疾病,能配合医嘱治疗。排除标准:(1)四肢血流不畅者,下肢血管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形成。(2)患者有重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3)骨外露或有骨骼缺损者。(4)近期发生过脑血管意外患者。纳入标准筛选后选取符合标准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组,选用传统方法治疗组41例(T组):其中女15例,男26例,年龄24.3~51.2岁,平均37.75岁;股骨骨折5例,胫腓骨骨折28例,肱骨骨折2例,尺桡骨骨折6列。选用负压吸引方法治疗43例(N组):女16例,男27例,年龄24.5~52.7岁,平均38.6岁,股骨骨折5例,胫腓骨骨折23例,肱骨骨折6例,尺桡骨骨折9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部位等一般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治疗方案均经患者本人及其亲属同意,并且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查后批准。

    1.2 方法

    1.2.1 T组 (1)清创处理。及时彻底的清创治疗是有效提高感染治愈率和降低感染复发率的基础,患者应立即在手术室进行清创处理,对感染部位进行彻底的清理去除坏死组织、血肿和缝线[4]。具体治疗措施有,在患者麻醉下,由原路径切开,在创面上用3%过氧化氢、生理盐水、甲硝唑注射液进行反复大量的冲洗,切除坏死组织,清除炎性肉芽组织。再次对创面进行冲洗,可用过氧化氢在创面浸泡3 min,同时内固定物牢固程度进行检查,必要时取出内固定装置,然后行外固定支架固定,外固定支架的工作原理在于,给予骨折端加压促进骨折愈合。严重感染者,待感染控制后缝合创口,必要时可植皮。(2)抗生素的应用。患者一旦发生感染症状,应立即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在等待药敏结果的同时,可经验性用药控制感染,给予患者两种及以上的广谱抗生素静脉给药,待结果出来后根据药敏针对性用药。(3)全身支持。由于患者骨折后长期活动受限影响患者心理健康,治疗过程中应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鼓励患者增进饮食并注重饮食的营养搭配摄入优质单白,保证正氮平衡促进身体恢复。

    1.2.2 N组 (1)抗生素应用。一旦患者有感染征象进行抽血检查患者血细胞,进行药敏试验。可经验性用药,在药敏结果出来后在根据药敏结果换药。(2)手术治疗。首先对感染创面进行清创治疗,清除坏死组织、炎性肉芽组织和血肿。然后用3%的过氧化氢、生理盐水、甲硝唑注射液在创口进行反复大量冲洗,同时对内固定物可靠程度进行检查,若内固定完好可保留内固定物,然后在对创面进行彻底清创后,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覆盖创面,覆盖前必须保证创面彻底止血,无渗血,否则会导致VSD负压的失败。在选择VSD时必须根据创面大小选择,VSD须与创面大小相当必要时可对VSD进行裁剪,之后将其充填和封闭间断缝合皮肤和VSD材料边缘,用纱布对周围皮肤进行清洁,用生物半透薄膜覆盖创口,使得创面与负压装置密闭,在24 h内持续进行负压吸引,每500 ml生理盐水中加入24万U庆大霉素,对创口进行负压冲洗,每8小时进行1次。直至引流出干净透明的液体,引流液中无肉眼可见的坏死组织,伤口周围炎性反应减轻,红肿程度不明显。血常规检查进行血细胞分析表现为见白细胞数目在正常范围,以上迹象表明感染程度减轻得到控制,可对创口进行直接缝合,对表皮缺损严重的患者必可植皮或进行皮瓣移植修复创面。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愈、截肢及复发率,治愈率=治愈例数/总例数。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T组患者治愈20例、截肢2例、复发19例;N组患者治愈34例、截肢1例、复发8例;N组治愈率高于T组,复发率低于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http://www.100md.com(冯涛波)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