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9年第19期
编号:13419792
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7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19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患者80例,均为2018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患者,接诊患者后均进行胸部CT或X线检查,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进行诊断。纳入标准:(1)符合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诊断标准;(2)胸部CT或X线检查无异常表现;(3)患者咳嗽持续时间>8周,无哮喘病史。排除标准:(1)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2)肺部肿瘤、肺结核患者;(3)呼吸系统功能严重不全患者;(4)因精神异常、意识障碍而无法配合研究者。患者中男38例,女42例;年龄16~60岁,平均(32.37±3.41)岁;病程8~14周,平均(10.02±0.95)周。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依据患者胸部放射医学检查(胸片X线、胸部CT)结果,结合临床症状、体征进行,年龄≥18周岁患者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诊疗标准进行确诊[3];年龄<18周岁患者参照中华医学会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中相关标准进行确诊[4]。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5],辨证为风寒、风热之邪入里化热,邪热壅肺证,患者症见:身热不解,口渴,咳逆气急,甚则鼻翼煽动,有汗或无汗,舌红苔黄,脉滑数。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给予止咳、补液、抗感染等常规治疗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8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