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9年第19期
编号:13419704
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游离皮瓣存活的相关因素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7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19期
     口腔颌面部肿瘤在临床较为常见,流行病学统计显示,口腔颌面部肿瘤占全身肿瘤的8%~10%,其中恶性肿瘤发病率(1~4)/10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2%~6%[1]。手术切除原发病灶及颈淋巴清扫术是现阶段临床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重要方法。由于术后口腔颌面部广泛缺损,需予以游离组织瓣重建修复[2]。但受多种因素影响,术后游离皮瓣存在失活及坏死可能。国内数据显示,游离皮瓣失活及坏死发生率为3.5%~5.0%[3]。游离皮瓣移植坏死往往需要二次移植,会增加患者并发症风险及治疗痛苦,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等众多问题,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明确可能影响口腔颌面部游离皮瓣存活的相关因素,有效规避皮瓣坏死风险,对提高皮瓣存活率与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4]。本文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9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208例口腔頜面部肿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2)符合外科手术指征,术后接受皮瓣移植。排除标准:(1)严重手术并发症;(2)临床资料不全。男113例,女95例;年龄22~84岁,平均(53.7±16.1)岁;皮瓣主要位置:牙龈41例,唇37例,颊35例,舌35例,口底29例,颚22例,其他9例。皮瓣供区:前臂89例,股前外侧77例,腹直肌28例,腓骨肌14例。依据术后游离皮瓣存活情况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2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