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209
编号:13493625
浅析机械通气重症患者治疗中以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程序化镇静镇痛方案的效果(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3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209
     机械通气是在呼吸机的辅助下进行呼吸,维持呼吸道通畅、增加血氧饱和度、防止缺氧出现呼吸衰竭,为后续治疗提供了条件。机械通气是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的常用通气方式,也是治疗呼吸衰竭和病重患者的有效方法[1]。但是由于在治疗过程中气管切开及患者伤口疼痛会引起患者紧张和焦虑的情绪,从而对于治疗产生恐惧,容易发生人体对抗,而且建立人工气道的同时会使呼吸系统失去自身保护功能,失去了对吸入气体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容易发生一系列的并发症。镇痛和镇静是治疗重症患者的有效方式,程序化镇静可使患者的功能器官得到有效保护,降低机体氧耗及代谢,提升机械通气的安全性,最终起到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降低医疗费用等目标[2-3]。因此,本文展开病例随机对照,探讨机械通气重症患者治疗中以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程序化镇静镇痛方案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ICU机械通气临床指征;(2)患者意识状态良好,能严格遵循医嘱完成有关治疗工作;(3)病情平稳,未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4)年龄均大于18岁。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或病历资料不全者;(2)自发性气胸、上呼吸气道阻塞、心律失常、面部损伤或畸形者;(3)合并精神异常、伴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或心血管疾病者;(4)具有听力、视力障碍的患者;(5)长期服用镇静药物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8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