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209
编号:13493433
不同方法液体复苏对非控制性失血休克结局的影响 ?(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3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209
     1.2 方法

    就诊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根据患者意识状态、呼吸、体温、颈动脉搏动、出血量、外周血循环等情况进行吸氧、补充血容量等急救处理。观察组予以术前限制性液体复苏:控制收缩压在(81.14±2.59)mm Hg,控制输液总量在1 000 ml以内,平均输液量(815.31±35.41)ml;进行液体复苏同时给予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和血小板等多种凝血因子)输注,加强酸中毒和低体温的纠正和护理,液体均加温至37 ℃再输入。根据手术中所见胸腹腔失血总量,术后继续输血(输失血差掌握在600~1 000 ml)。对照组予以术前积极液体复苏:对患者进行早期、迅速、足量补液与输血等对症处理。术前输液总量大于2 000 ml,平均输液量(2 689.78±170.45)ml;患者术前收缩压维持85 mm Hg,平均收缩压(89.93±6.26)mm Hg。两组患者在进行液体复苏治疗的同时,积极完善相关常规辅助检查,以便进一步手术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输血输液量(术前手术结束时);对血液标本进行柠檬酸三钠抗凝,检测分析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4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