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2015
编号:13476742
腰椎终板炎CT及MRI成像效果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5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2015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种影像学诊断方案成像效果,包括边界清晰度、骨质改变[椎体上(下)缘终板见条(片)状骨质密度、信号改变]、椎管狭窄、韧带厚度、椎体骨质增生、椎间隙狭窄、椎间盘膨出或突出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MRI扫描对病变区边界清晰度、骨质改变、韧带厚度成像效果均优于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诊断方式对椎管狭窄、椎体骨质增生、椎间隙狭窄及椎间盘膨出或突出成像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典型图像见图1。

    3 讨论

    通过对脊柱椎体的正常解剖结构分析发现,松质骨是主要成分,椎体终板连接着椎间盘并于软骨层中穿入、覆盖,椎体软骨终板位于椎间盘纤维环以及椎体骨质之间,故一旦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则极易伴发终板骨软骨炎[5-6]。软骨终板组织学上属于透明且薄的软骨,在椎体上下各有一个,发育期期间,属于椎体上下面的骺核,其发育程度与椎体增长的高度有较大的联系,发育成熟后,骺核不再骨化,只剩下一层软骨板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8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