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3年第1期
编号:13173954
加强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提高维修技能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1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期
     [摘要]随着现代医疗电子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高、精、尖先进医疗设备不断推出,而这些智能化的先进设备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故障。为确保临床一线工作的顺利进行,维修管理工作就显得愈加重要。医疗设备的使用完好率,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经济效益,为提高对医疗仪器装备的维修管理水平,将医疗仪器的维修管理工作做得更好。本文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就如何管理好医院的维修工作、提高维修人员技术水平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管理;维修;医疗器械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01-159-02

    目前医疗设备的研发水平远远高于其检修水平,其更新换代率也远远高于设备维修人员的知识更新率。维修服务已成为厂商的一项产业和利润增长点。而随着新技术在医疗设备上的广泛应用,医疗设备的技术含量、复杂程度日益提高,使用周期日益缩短。所以,针对某一设备诊断经验的积累的价值也日益淡化。这是对医院设备维修和管理部门一种不利因素。本文就如何管理好维修工作,提高维修技能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1 如何管理好维修工作

    1.1 加强岗前培训工作

    目前医疗设备使用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使用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的各种故障。因此,在新设备投入使用之前要联系厂家和设备科的工程人员,对使用科室的相关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包括设备的操作、日常保养、使用程序等培训,这样方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

    1.2 加强报废医疗器械管理

    对报废的医疗器械,要由维修人员或专职人员负责保管,建立保管制度,因为这些报废的仪器虽然不能使用,但有的部件对其他设备的维修会起很大的作用。当维修遇到相同型号,或功能相同的机器时,有些故障缺少的零部件,有时很难购到,或需到厂家购买,这样需要时间较长。这时就需要从报废的仪器上拆下有用的零部件,即可恢复原器械的正常使用。这样使维修工作方便、快捷,更好的为临床一线服务。好多故障都伴随元器件损坏,这就需要零件代换。若没有现存配件就很难解决临床使用之急。

    1.3 加强资料的管理。

    对新购的大型医疗设备的资料应妥善保管,以便供维修人员查阅学习。开拓维修人员的知识面,同时增加对新产品的了解,可以提高维修速度。

    1.4 做好医疗设备的维修记录。

    在设备维修好都要填好维修卡和维修档案记录,记录好故障现象及故障原因,更换的元器件,特别记录下维修故障的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处理意见和方法,注明维修的时间。这样便于维修人员总结经验,提高业务水平[1]。

    2 如何提高维修技能

    2.1 工作中要不断学习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

    要想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就必须要求维修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维修技能。而专业基础知识靠不断培训学习,不断更新来获得[2]。维修人员应自觉地参加科室的业务学习,相互之间进行技术交流,总结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或参加各种长、短期培训,技术交流会议,定期不定期的外出进修,以及出国培训。因为这类培训大都以实践为主,理论结合具有针对性,便于积累经验。另外对新购置的设备必须进行“双向”培训,即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同时培训,让维修人员掌握正确操作规程和简单故障处理方法。如果维修人员连操作和正常工作状态都不熟悉,一旦机器出现简单故障也无从下手。再者,在完成维修任务的同时,医院应积极鼓励维修人员进行技术开发。例如:对仪器设备易出故障的部分进行改造,配合临床科研开设科题等,逐渐发展。通过技术开发和科研活动,一定能提高维修人员的技能,要提高维修效率还必须注意维修工具和零配件的购置。要尽快查找故障除提高维修人员技术水平外,还必须有一定的检测仪器的特殊工具,针对一些特殊装置更少不了特殊工具,否则就很难修复。

    只有培养出一支具有专业知识,同时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相当强的动手能力的维修队伍,才能保证医疗仪器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更好保证一线医疗的正常运行[3]。

    2.2 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4]

    随着医院的医疗水平的发展,设备的购置种类的不断增加,规模也不断扩大[5],必须不断制定各项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制度,以保证做到维修及时,服务到位,使设备能够正常运转,更好地为临床服务,因此,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是必要的。如设备管理制度,要求有设备正常运转记录、工作时间、报废制度等,根据设备工作年限、运行情况以及故障情况、数据分析等各项情况对设备进行论证。再一个就是维修制度,要有维修登记发生故障情况、维修内容、更换元器件、维修时间等。对设备做到管理、维修、报废一条龙报务,才能更好地保证临床的需要,更好地为患者报务。

    2.3 合理分工,调动并发挥维修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6]

    由于医疗设备工作是为医院临床医疗工作服务的,为医务人员救死扶伤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就要求维修人员务必做到随叫随到,根据故障情况加以维修。对大型医疗设备的维修要及时与厂家取得联系,做到维修及时,把损失降到最低。同时维修技术人员必须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积极的工作态度和精湛的专业技能,努力发挥各人的聪明才智,克服困难,园满完成各项维修工作[7]。

    为了提高维修效率,对维修人员可以按专长不同进行分工,分成机械维修和电气系统维修,或者是按医疗仪器的种类进行分工,如心电图类、超声类、光学类、普通仪器类等,这样充分发挥个人专长。同时分工明确,责任心也加强了,工作效率自然就提高了。由于知识的交叉性,每个人又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做到分而有合,合而有分,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8]。

    2.4 重视计算机知识的学习

    要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基本操作程序的运行情况。如螺旋CT系统、CCU、ICU中央监护系统,这样才能保证操作正确,设备运转良好。

    医院领导必须加强维修管理,充分调动维修人员的积极性,把维修工作提高到重要日程上来,加强维修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维修人员的思想意识,提高维修人员的业务素质。这样整个医院机能才能很好地运转,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增益创收。

    [参考文献]

    [1] 武成又,王化宾.加强对医疗设备使用和维修的主动性管理[J].中国医疗设备,2011,26(2):88-89.

    [2] 张超阳,吴向群,杭建金.信息化系统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1,26(2):84-86.

    [3] 张松.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工作分析[J].科技信息,2010,1(1):366.

    [4] 刘浩.浅谈医学院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08,12 (7):213.

    [5] 金承.医疗设备优化管理与医院感染防控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2,9(6): 67-69.

    [6] 杨静.构建高校仪器设备维修报障服务体系[J].科技资讯,2010,22 (9):264

    [7] 王克祥.强化医疗设备管理 提高维修质量[J].医疗装备,2012,25(6):29-30

    [8] 王久林.浅谈我院医疗设备的管理[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 (10):955-956.

    (收稿日期:2012-11-16), http://www.100md.com(于忠江 于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