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3年第2期
编号:13173089
肾衰泄浊汤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OPN、CD44的调节作用(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15日 叶俊玲 李罗德 晏子友 皮持衡
第1页

    参见附件。

     假手术组可见OPN仅在远端小管上皮有少量的表达,而在肾小球及近端小管的表达则不明显。模型对照组在术后第7天可见OPN在皮质受损的肾小管中(包括近端小管和远端小管)上皮表达明显升高,在术后14天时OPNmRNA的表达呈持续上升。假手术组可见CD44 mRNA在壁层上皮细胞与髓质小管及皮质小管有表达。见表2。

    3 讨论

    RIF的发生机制涉及到许多细胞因子与化学因子的参与作用。近年来有研究发现,骨调素(osteopontin,OPN)是一类含有GRD(Arg-Gly-Asp)和三肽序列及凝血酶裂解

    位点。其具有磷酸化与非磷酸化两种类型的分泌性糖蛋白。它与肾巨噬细胞浸润、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等病理过程密切相关,是小管间质受损的标志物[2]。CD44是细胞黏附分子家族中重要成员之一,是OPN的一个配体,其通过与OPN、透明质酸(HA)相互影响,共同参与调控细胞的黏附、迁移及肾小管间质的损害。其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发展过程中的近和远端小管与集合管中的表达有升高,并和肾小管的受损及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有紧密的联系[3-4]。张连云等[5]发现在肾损伤中OPN和CD44表达上调,并介导肾间质巨噬细胞浸润和间质纤维化的发展,且相互作用参与肾脏的发病过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