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3年第2期
编号:13173202
内外合治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15日 王会珍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观察消痹汤和外敷风湿膏合治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口服消痹汤和外敷风湿膏治疗。并对治疗前后关节疼痛、肿胀、晨僵等症状和体征以及血沉、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等实验室指标变化进行对比观察。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关节疼痛、肿胀、晨僵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ESR、CRP、RF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结论 口服消痹汤和外敷风湿膏能显著提高RA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 消痹汤;类风湿关节炎;风湿膏

    [中图分类号] R274.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02-98-02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对称性关节损害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常累及多关节、多系统,主要目前常规治疗药物甲氨喋呤和来氟米特等,起效慢,价格昂贵,具有一定副反应。因此,从中医的视角探讨中医特色治疗方法,倍受患者青睐。笔者立足临床,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口服消痹汤和外敷风湿膏治疗RA患者,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8例患者均来自2008年5月~2012年5月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治疗组中男19例,女39例;年龄21~60岁,平均(40.2±10.1)岁;病程3个月~20年,平均病程(10.7±8.1)年。对照组中男22例,女36例;年龄20~57岁,平均年龄(40.1±9.8)岁,病程2个月~16年,平均病程(10.2±7.8)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纳入标准

    参照1987年美国风湿学(ARA)会修订的诊断标准:(1)晨僵至少1 h(≥6周);(2)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肿(≥6周);(3)≥3个关节肿(≥6周);(4)对称性关节肿(≥6周);(5)皮下结节;(6)手线变化;(7)RF阳性(滴度1 : 32);具有其中4项即可确诊。活动期标准:(1)休息时关节痛超过4~5个以上关节;(2)晨僵持续1 h以上;(3)5个以上关节肿胀;(4)关节压痛数超过5个;(5)血沉>25 mm/h(男)或30 mm/h(女)[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