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3年第5期
编号:13170593
中草药提取物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活性的筛选(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3月1日 张玉强 郑超 杨赟 刘敏 徐麟 符小发
中草药提取物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活性的筛选,中药提取物,HepG2,2.2.15细胞,HBsAg,HBeAg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从31种中草药醇提物中筛选出具有抗HBV活性的药物。 方法 60%乙醇回流提取药物醇提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毒性;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的HBsAg和HBeAg;用治疗指数判断药物的抗HBV作用。 结果 实验发现,槟榔、佛甲草、石榴皮、骆驼刺、溪黄草等5种中草药具有一定的抗HBV活性,半数有毒浓度分别为83.2、926.5、509.9、477.7和577.7 μg/mL;最大无毒浓度时,5种药物对HBeAg的抑制率分别为52.9%、63.7%、78.1%、56.8%和66.3%,对HBeAg的半数抑制浓度为29.7、34.4、42.1、91.4和27.8 μg/mL,治疗指数分别为2.8、26.9、12.1、5.2、20.8。 结论 槟榔、佛甲草、石榴皮、骆驼刺和溪黄草抗HBV效果较好,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关键词] 中药提取物;乙型肝炎病毒;HepG2 2.2.15细胞;HBsAg;HBeAg

    [中图分类号] R28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05-37-05

    乙肝病毒(HBV)属嗜肝DNA病毒,感染HBV后不仅会引起急、慢性肝炎,而且还可能导致原发性肝癌[1-2]。在我国,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感染过乙肝病毒,严重的危害着人民的健康[3]。干扰素与核苷类似物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抗乙肝药物,已大量用于治疗慢性乙肝。但干扰素副作用较大,而核苷类易引起病毒变异,导致治疗效果下降[4-5],因此,研究抗HBV药物已成为治疗乙型肝炎的重中之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