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3年第14期
编号:13156729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胸膜炎胸水疗效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7月15日 宋永强?曲志中
第1页

    参见附件。

     1.3.2 治疗组 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西医治法同对照组。中医用香附旋复花汤加味,药用香附12 g,旋复花(布包)12 g ,枳壳12 g,桔梗12 g,杏仁10 g,薏米50 g,半夏12 g,茯苓12 g,陈皮10 g,生姜6 g,桃仁(麸炒)10 g,黄芩10 g,炙百部20 g,丹参15 g,夏枯草15 g,莪术15 g,每日1剂,冷水浸泡半小时,再用武火煎煮,至水开后改用文火慢煎半小时,将3次所得药液混匀1日3次,饭后30 min分服。若口苦者,可加柴胡10 g以疏利肝胆、和解少阳;胸水量大者,加葶苈子(布包)20 g以泻肺利水;包裹性积液或胸水消退后有胸膜粘连者,可加三棱10 g以祛瘀止痛、攻积软坚;久病体虚者,加人参(另炖)10 g、生山药30 g健脾益气、补益肺肾。

    1.4 疗效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悬饮篇制定,10 d为1疗程,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显效:症状消失,胸腔积液吸收,实验检查正常。有效:症状明显改善,胸腔积液减少。无效:症状、胸腔积液均未改善。显效+有效=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中文版进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50,P=0.022<0.05)。见表1。

    3 讨论

    胸腔积液是内科门诊的常见病症,是全身或胸部疾病的一种表现,胸膜和肺、肺以外疾病均可引起。应明确诊断,查找病因,对因、对症治疗,对因治疗更为重要。常见的病因有感染或非感染、肿瘤侵袭等因素,病机为: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胸膜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产生胸腔漏出液,胸膜通透性增加、壁层胸膜淋巴引流障碍产生胸腔渗出液,主动脉瘤、食管、胸导管等破裂,产生血胸、脓胸和乳糜胸,医源性如药物、放射、手术治疗,都可以引起渗出性或漏出性胸腔积液。近年来全球结核病例逐渐增多,我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负担国家之一[6],有研究表明在校高中生、大中专生、农民工为最常见的发病人群,是结核病防治的重点对象[7]。如何正确应用抗结核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严格遵循结核病治疗的“八字方针”,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成为最有希望的研究方向。利福平为半合成利福素衍生物,通过抑制细菌依赖性DNA的RNA聚合酶,阻碍信使RNA合成,起到杀菌作用。能杀灭纤维空洞、巨噬细胞、干酪样病灶中的结核杆菌,对结核菌有高度抗菌活性,同其它抗结核药联用能增强疗效并较少产生耐药。异烟肼能干扰菌体内物质代谢,抑制结核杆菌分枝菌酸的合成,使细菌死亡。其抗菌力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