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3年第14期
编号:13156868
3岁内喘息疾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7月15日 刘国强?江健如?谢海瑞?李增清?颜海清
第1页

    参见附件。

     临床病理诊断结果显示,毛细支气管炎85例,占56.7%;婴幼儿哮喘32例,占21.3%;喘息性支气管炎30例,占20.0%;先天性喉喘鸣2例,占1.3%。支气管异物吸入1例,占0.7%。

    1.3 婴幼儿喘息病例住院时间

    <7 d 46例(30.7%);7~14 d 85例(56.7%);>14 d 19例(12.7%)。

    1.4 标本采集及病毒检测

    所有患儿入院当日至第5天均行外周血常规检查,入院当天或次晨,采用无菌吸痰管吸引获取鼻咽分泌物,并加入2 mL生理盐水中,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呼吸道合孢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副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等5种病毒抗原的检测,具体操作过程及结果判断参照试剂说明书。

    2 结果

    2.1 患儿致病菌构成比

    150例患儿中合胞病毒感染49例,副流感病毒感染38例、流感病毒感染12例、腺病毒感染8例、鼻病毒感染7例及肺炎支原体36例,具体构成比见表1。

    2.2 患儿哮喘指数患者情况

    150例患儿中API阳性者58例,阴性者92例,API阳性者主要指标包括父母有哮喘家族史,经医生诊断的特应性皮炎,吸入变应原阳性者,次要指标包括有食物变应原致敏的依据,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4%,与感冒无关的喘息。见表2。

    2.3 部分患者未达到临床治愈标准

    全部病例均进行常规抗炎、平喘治疗,132例患儿在3~10 d内症状缓解,其余18例未见好转,其中2例喘息症状加重,需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3 讨论

    喘息是小儿呼吸道疾病的常见症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新近全基因组相关分析[7-8]发现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