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4年第11期
编号:13126831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及插入序列遗传标记的研究(3)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1日 曹晓君 李小燕
第1页

    参见附件。

     2.3 插入序列遗传标记检测结果

    46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插入序列遗传标记检测结果为插入序列遗传标记ISabal、IS26、tnp513检出率分别为80.43%和47.82%、52.17%。PCR阳性产物测得序列经BLAST比对,与已在GenBank登录的序列均相同。见图1~3。

    图1  ISabal基因部分测序图

    图2  IS26基因部分测序图

    图3  tnp513基因部分测序图

    3 讨论

    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获得性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6-8]。该菌生存能力强,对消毒剂敏感率低,对抗生素耐药率高,极易播散流行。目前,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已经十分严峻[9-12]。1991年美国报道了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称之为全球性的标志性事件,之后在世界各地不断出现。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株不断增多,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出现多重耐药性,使临床的感染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给抗生素临床应用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给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13]。因此,了解它的流行现状、致病性、药物敏感性及耐药机制,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显得非常重要。本组药物敏感结显示,46株鲍曼不动杆菌中对12种抗生素耐药率为69.57%~100%,全部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噻肟、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耐药,对全部的抗生素均耐药的31株,对第三、四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最低为89.13%,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为69.57%。结果提示: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生素呈现多重重度耐药,对机体的危害形势比较严峻。临床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所致的感染性疾病时应注意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以提高临床疗效,同时降低抗生素不当应用所导致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4-16]极其复杂,其耐药的生化机制主要包括产生金属氨基糖甙类药物修饰酶、β-内酰胺酶、青霉素结合蛋白的改变和外排泵出机制、代谢途径的改变、外膜蛋白的丢失或膜孔蛋白的缺损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