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4年第16期
编号:13124214
高龄患者下肢手术行外周神经阻滞效果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8月15日 王敏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Key words] Lower limb surgery; Peripheral nerve block; Epidural anesthesia; Anesthesia effect; Safety

    下肢外伤是老年人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发生下肢外伤后手术治疗是必要的,但是老年人由于身体各个系统机能均下降,并且常常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因此往往不能耐受长时间手术麻醉,造成拔管和恢复的延迟[1]。外周神经阻滞,按其手术部位不同包括股神经阻滞和腰丛神经阻滞 (需要时合并坐骨神经阻滞)。外周神经阻滞具有起效快、损伤小、操作简单的特点[2]。神经刺激仪提高了阻滞定位准确性和阻滞效果,使外周神经阻滞也成为临床麻醉的一种新型方法[3]。本研究观察外周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1 对象与方法

    股骨中下段骨折8例,膝关节骨折4例,股骨颈及股骨粗隆间骨折12例。所有患者中,20例合并有慢性高血压,10例合并糖尿病,5例合并冠心病,17例合并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2例为脑梗死后。

    1.2 方法

    将24例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外周神经阻滞组和硬膜外麻醉组,每组12例。分别于手术前测量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血氧饱和度。外周神经阻滞组根据手术部位不同分为腰丛神经阻滞、腰丛神经阻滞合并坐骨神经阻滞、股神经阻滞和股神经阻滞合并坐骨神经阻滞。腰丛神经阻滞采用改良的Winnie法后路腰大肌间隙腰丛神经阻滞[4]。股神经麻醉采用“三合一”阻滞法,即针对腰丛分支的一种脚侧、前侧入路,一次注射阻滞三支神经,股神经、 闭孔神经和股外侧皮神经。坐骨神经阻滞采取改良Beck前路坐骨神经阻滞方法[5]。

    1.3 观察指标

    记录神经阻滞前、阻滞后15、30min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记录阻滞起效时间、阻滞维持时间、运动阻滞程度和维持时间;观察麻醉效果、术后并发症、家属及患者满意度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