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4年第20期
编号:13123289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下治疗的临床效果(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0月15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20期
     1.3 护理配合

    1.3.1 手术配合 请2名护士进行配合操作。其中1名护士站在操作人员右侧,负责器械的递送,选择注射部位和圈套部位。另一名护士站在左侧,通过调整保证病变部位在视野范围内呈现。经验显示,病灶在操作者的6点钟位置操作最方便,护士可以改变患者的体位实现这一操作,从而有利于医生对病情进行观察,缩短操作时间。

    1.3.2 注射针的使用 首先调整进针点的位置,从内镜活检孔道中伸出注射针;然后在基底部位注射抬举液和肾上腺素靛胭脂溶液,使病灶周围的黏膜隆起。溶液的注射量根据病灶的大小来确定,一般在10~20mL。操作过程中注意针刺深度,进行严格的调整。

    1.3.3 圈套器的使用 第1步,对镜身位置进行调整,能够在视野内看到病变的范围。第2步,从活检孔中将圈套器伸出,根据患者的病变范围大小,调整圈套器的打开程度,保证能够将病变位置完全套住。第3步,用圈套器的外套管前端紧紧顶住病灶,然后进行吸收工作,对圈套器进行慢慢的收紧。对于圈套器的使用,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套住病灶以后,可以对圈套器进行适当放松,然后再收紧,这样做的好处在于避免由于病灶的圈套深度过大而导致穿孔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2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