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4年第22期
编号:13122859
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的临床评价(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1月15日 黄金科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对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的临床评价进行探讨。 方法 我院产科新生儿黄疸180例,将进行了干预治疗的87例分为高胆红素对照组,只进行动态监测未进行干预治疗的93例分为观察组,对两组患儿黄疸高峰期、黄疸消退后的NBNA及生后1、3、6、12个月的智能发育随访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黄疸高峰期的NBN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黄疸消退后高胆红素对照组的NBNA(38.9±1.6)分略高于观察组(38.0±2.6)分,(P>0.05);生后1个月时高胆红素对照组的智能发育评分(67.1±13.9)略高于观察组(66.3±12.7)(P>0.05);生后3、6、12个月时随访结果则显示两组患儿的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胆红素对照组后遗症发生率为3.4%(3例),观察组后遗症发生率为5.4%(5例),两组后遗症发生率比较(x2=1.40, P>0.05)。 结论 如果不存在高危因素,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值偏高于正常值是安全的,但需密切动态监测胆红素情况,一但出现异常即时进行对症处理,而有高危因素的患儿,则一定要积极的干预治疗。

    [关键词] 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干预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2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22-190-03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在我国,几乎所有足月新生儿都会出现暂时性总胆红素的增高;80%以上的早产儿亦可见黄疸[1]。新生儿黄疸既是新生儿早期的一种生理现象,也是出生后各种病理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2]。目前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可能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倾向。(1)出于对高胆红素血症所导致的胆红素脑病和核黄疸的担心及顾虑而出现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的现象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