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7年第16期
编号:13081304
显微外科技术在手部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8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6期
     1.2.2 手术方式 本组36例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清除病灶尽量在显微镜下采用显微外科理念的外科方式进行精细解剖,特别是感染灶侵犯指神经血管等重要组织,彻底清除坏死组织的同时,注意保护这些组织,预防术后出现指体感觉损伤、指体坏死等情况出现,手术切口设计的选择病灶为中心,跨关节部位选择“S”形切口,锐性分离切口两侧组织瓣,精细分离,充分显露出病灶组织。显微镜下清除侵犯神经、肌腱、关节囊等处的组织,在保护手功能同时又尽量全部清除皮下肉芽肿样增生组织、变性滑膜组织以及包裹在血管神经束周围的坏死组织等,对一些破坏骨、关节处的坏死组织也必须完全清除,避免再次复发,出现骨关节感染、坏死,关节严重损坏,行植骨、关节融合术。

    1.2.3 术后 患指严格石膏托或支具外固定制动,保暖,继续抗结核药物应用、止痛解痉处理,密切观察患指血运循环,术后2周可指导正规手功能康复锻炼。

    1.2.4 术后观察指标及功能评定标准 患指有无血管危象、感染控制情况、患指感觉恢复、患指活动功能情况,手功能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13],感觉评定为测量皮瓣两点分辨觉,手功能评定仪对患指指间关节活动度进行评定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93 字符